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通訊:花朵,在海峽兩岸呵護中最美地開放

2009年09月02日 10: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都江堰九月一日電 題:花朵,在海峽兩岸呵護中最美地開放

  ——臺灣援建地震災區學校交付使用側記

  作者 霍潺

  位於汶川大地震極重災區都江堰市的學府路上,有一所由臺灣同胞愛心援建的頂新新建小學。九月一日,這所清新、美麗的校園裏傳出了孩子們的歡歌笑語,瑯瑯讀書聲。

  “九月的花最紅,九月的果最甜,此時的我們最幸福。因為,我們正陶醉在嶄新而又美麗的校園,親愛的同學,從你的遐想裏,我看到夢兒已經飛高,飛遠……”頂新新建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同學張菲涵甜美、真摯的話語感染著在場所有的人。

  小小的孩子已懂得感恩,張菲涵代表同學們感謝臺灣的叔叔阿姨的濃情厚愛:“是你們,為了我們能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冒著嚴寒,不怕酷暑,奔走辛勞。這是一座神奇的建築,記錄了海峽兩岸血脈相連,心手相牽的情誼。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最美地開放,裝扮我們的家園。”

  去年八月,臺灣頂新集團捐資三千萬元人民幣,援建四川都江堰頂新新建小學和綿竹頂新希望小學,邀請臺灣具有豐富抗震設計經驗的著名建築設計師姚仁祿無償設計,抗震強度可達九級。小學凝聚著臺灣各界同胞的愛,臺灣華碩集團為學校提供電腦設備,臺灣全新實業有限公司為學校提供教學傢具。

  頂新新建小學校長王華群説:“每一間教室,每一張桌椅都在講述臺灣的同胞給予我們的幫助,你們的大愛義舉永遠銘記於心。”

  這所主打色為白色、綠色的新建小學,面積三萬一千三百四十點四平方米,共設三十六個班級,可容納一千四百四十名學生就讀。記者在校園裏看到,在學校的教學區和生活區之間,還特別修建了自然生態池,種植當地原生植物,讓小朋友從小建立鄉土意識,同時充分接觸和接近大自然。學校建築採用自然溫差對流的開放式節能系統,樓頂有通風結構設計,夏季的教室溫度比一般的普通教室要低三至五攝氏度。教室外墻設計中空塑鋼百葉,夏天開啟,冬天可關閉,可利用空氣的自然流動保持舒適的室內溫度,以起到保溫節能的作用。

  今日,姚仁祿將象徵這所學校的鑰匙交給了校長王華群。臺灣頂新集團同時在援建的小學內設立了“持續關懷”辦公室,開展持續關懷行動,計劃將不間斷給予災區師生溫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