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學者論壇:島內主流民意樂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09年03月31日 09:3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30日上午,全國臺研會在京舉辦首屆青年學者論壇。(台灣網 羅煜明 攝)

  台灣網3月30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首屆兩岸關係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廈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等涉臺研究機構、高校的近二十位青年學者參加了會議。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與會青年學者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狀與特點、臺灣社會民情民意變化、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國際因素等三個議題進行了具體深入的探討分析。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2008年3月以來,隨著臺灣政局的變化,兩岸關係迅速緩和,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島內民意普遍支援兩岸擴大深化經貿、文化、人員交流,對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持肯定態度。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民眾及關注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人士的共識。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在會上指出,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兩岸關係的推動,遏止了島內“臺獨、分裂”思潮的進一步擴張,在島內外形成良好的政治和社會影響。兩岸關係的改善符合臺灣民眾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得到了大部分臺灣民眾的肯定與支援,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繼續推進奠定了穩固的社會基礎。

  福建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葉世明指出,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結果,顯示島內陳水扁為代表的極“獨”路線開始失去人心,臺灣民眾不僅對臺當局維持兩岸和平穩定深具信心,也對未來兩岸的發展表示樂觀。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光煒發言指出,從臺灣民意調查的分析可見,島內民意樂見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兩岸民意共識。未來兩岸交流仍應以兩會交流模式為主渠道,遵循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難的原則,通過兩岸兩會的制度化機制協商解決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胡文生發言指出,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了實現和平發展的具體途徑,對臺灣釋放了充分的善意和誠意,是指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藍圖。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主持了此次研討會。周志懷在總結發言時指出,在兩岸共同努力下,現階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關注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各界人士的新共識,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來看,隨兩岸經濟往來的增加,文化交流的推進,人員往來的日漸熱絡,兩岸關係將實現從單向到雙向交流的轉變,形成一個雙向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格局。

  參加此次“青年學者論壇”學者的年齡均不超過40歲。論壇主辦方的周志懷副會長介紹説, 從2009年起,全國臺灣研究會將不定期舉辦“青年學者論壇”,以此為平臺推動大陸臺灣研究青年學術人才隊伍建設,以提升青年學者研究水準,培養一批青年學術帶頭人。 (記者 李傑 羅煜明)

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主持會議。。(台灣網 羅煜明 攝)

與會青年學者在研討會上發言。(台灣網 羅煜明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