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宗教交流成為閩臺直接往來的重要推動力

2008年07月06日 12:3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福州7月6日電(記者 李慧穎)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神像赴澎湖巡遊團日前通過兩岸週末包機飛往澎湖。這是祖國大陸首個通過空中直航前往臺灣地區進行交流的民間信仰團組。多年來,閩臺之間的宗教及民間信仰交流日益密切,成為兩岸人民直接往來的重要推動力。

  據隨團赴澎湖的海滄區副區長何伯星介紹,此次保生大帝神像巡遊團共有273名成員,是大陸首個空中直航澎湖的巡遊團體,也是大陸迄今赴澎湖最大規模的一次民間交流。

  閩臺兩地自古同根同源,民間宗教信仰一脈相承。媽祖、關帝、保生大帝、臨水娘娘等臺灣四大民間信仰都是從福建分靈出去;兩岸宗教特別是佛教、道教,更是同宗同源。保生大帝在臺灣的分靈廟達370多座,信眾達500多萬人,臺灣大部分的分靈廟都與廈門海滄的青礁慈濟祖宮保持密切聯繫。目前臺灣媽祖信眾達1600多萬人,佔到臺灣總人口的三分之二,而福建莆田湄洲的媽祖祖廟則是臺灣媽祖信眾信仰的“源頭”。

  近年來,以閩臺共有的民間信仰為精神紐帶,兩岸人民直接往來日益密切:2001年1月1日,500余名馬祖鄉親第一次通過馬祖-馬尾航線實現了到湄洲媽祖祖廟朝聖的願望,完成兩岸分隔多年來首次“宗教直航”之旅;2004年6月,兩岸佛教界首次在金門共同舉行水陸法會;2007年5月,馬祖進香團直航媽祖的故鄉——莆田湄洲,實現了湄洲和馬祖首次通航。

  何伯星表示,閩臺之間的宗教文化交流互動,成為推動兩岸融合的重要動力。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閩臺民間信仰和宗教文化,將繼續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