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以道為橋促三通

2008年06月18日 08: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東山六月十七日電 題:“以‘道’為橋促三通”

  ——專訪台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

  作者 謝漢傑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暨閩臺水産品博覽會今天在福建東山島落幕。此屆兩岸關帝文化旅遊節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臺灣中華道教總會首次組織全臺二十五個道教分會和三百多家宮廟前來參加,臺灣道教參訪團人數多達五百四十多人。

  “過去,帶隊來大陸不少地方參訪交流,都是三五十人,最多一百餘人,這次一下子來了五百多人,而且都是臺灣中華道教總會及各級道教分會領導成員,是兩岸分離近六十年來臺灣道教訪問大陸人數最多、規格最高的一個參訪團。”率團前來的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接受筆者採訪時如是説。

  現年七十五歲的張檉先生,中等身材,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説起關帝道教滔滔不絕。張先生在臺灣中華道教總會工作多年,長期致力於以“道”為橋,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一九九五年在福州舉行的“兩岸民間信仰學術研討會”上,他提出“兩岸道教一家人”,要共同擔當起責任,以“三緣”(地緣、血緣、神緣)“三親”(地親、人親、神親)促進“三通”的觀點,受到兩岸道教界的贊同。去年,兩岸道教在西安市舉行了主題為“和諧世界與道相通”的研討會,他又提出了本土宗教、根在祖國、力促兩岸“三通”的意見,形成了共識。

  當記者問起東山關帝在臺灣老百姓心目中是怎樣的地位時,張先生説,東山關帝廟是臺灣大多數關帝宮、廟的香緣祖廟,關帝的聖靈自惠澤臺灣以來,其“忠、勇、仁、義、禮、智、信”已經深深根植臺灣人民心中,世代相傳,信眾遍及臺灣全島。臺灣人對關帝的評價就是四個字“忠義韆鞦”。

  談起這次東山之行,回到臺灣關帝文化發祥地的張先生顯得很興奮,稱之為“神州訪道之旅”,“選擇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在他看來,“天時”是兩岸天空出現祥雲;“人和”是近來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領大陸訪問團、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率領海基會代表團先後與大陸官員會談獲得圓滿成功,兩岸將很快實現週末包機、開放大陸游客赴臺觀光等;“地利”是早上從臺灣飛到金門,乘船到廈門,乘車到東山,前後只有四個多小時。

  “這個時候,我們組織大規模人員到東山島參加兩岸盛會,特別有意義,希望這次活動能對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往、‘三通’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張理事長表示,目前兩岸道教總會要做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儘快成立一個兩岸道教學術研究中心,進一步促進包括關帝文化的道教交流;二是促成臺灣打開方便大門,讓大陸更多道教人士參訪台灣,共同推動兩岸“三通”,惠澤兩岸,福蔭百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