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非常時刻的非常感悟:同胞,同根,兩岸情

2008年05月26日 14:5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非常時刻總會有非常的感悟。瞬間吞噬6萬多條生命的汶川地震,仍然在我們的心中震撼不已。平素挂在嘴邊的一些言語,此時帶給我們新的感動與含義,比如同胞、同根、兩岸情。

  同胞——同胞是什麼?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驚聞汶川特大地震,馬上致電胡錦濤總書記,對災區表達關切與慰問。13日臺灣《聯合報》號召:“我們期望臺灣慈善團體能協助大陸災民及時得到必要的救援,減輕災損,並協助他們重建破損的人生。”在臺灣企業界有“經營之神”美譽的王永慶先生14日捐助四川災區1億元人民幣。“921”大地震震中南投的初中生,賣掉在園藝班上種的菜,將1000元新台幣捐給四川。他們説:“我們的能力有限,但心意絕對百分百。”

  筆者12日收到的第一條有關地震的短信來自臺北的記者同行,只有四個字:天佑中華!良言一句三冬暖。此刻,捐款、物資、救援隊、悲痛的眼淚、焦慮的報道和短短4個字的祝福,具有同樣的同胞之誼,都是我們的“雪中之炭”。

  一位年輕的媽媽在網上記錄了和幼女的談話:

  ——媽媽,為什麼哭?

  ——因為四川地震了,很多很多的叔叔阿姨死了。

  ——這些叔叔阿姨是誰?

  ——是我們的同胞。

  ——什麼是同胞?

  ——同胞就是一家人,是親人。

  同根——北京一位70多歲的老太這次才知道了王永慶的名字,她問我:“王永慶在北京賣什麼?今後我一定要買點他的東西謝謝他。”“921”大地震重災區埔裏鎮的阿婆連普通話都不會説,但她們流著眼淚捐款。臺灣紅十字總會負責人陳長文13日向全社會呼籲:“921”地震時大陸民眾透過紅十字會捐款超過300萬美元,汶川地震比“921”還嚴重,全社會要幫助四川賑災……

  人溺己溺、救人危難、守望相助、知恩圖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華民族千年來的做人準則在兩岸一脈傳承。同根是源於同一血緣同一家鄉,也是源於同一文化土壤,有同一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令我們即使素不相識,也是命運相連、甘苦共嘗,危難中彼此依靠,因為有同根在那裏保證:我們誰也不會掉頭而去,更不會落井下石。那會千夫所指,無立足之地。

  兩岸情——平時在我們口中一説再説的“兩岸情”,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引起更多思索。兩岸情承載過太多傷害:被迫分離、內戰仇視、長期隔絕……至今舊傷猶在,又添“臺獨”新創。但抽刀斷水水也流,對父老、山河、文化的感情依然積澱在心。兩岸能在瞬間解凍,能在20年間跨過重重藩籬,能于困境中時迎來和平發展的契機,兩岸普通百姓間的情義是強大的推動和建設力量。1979年全國人大《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到:“(兩岸)這種綿延了多少歲月的相互思念之情與日俱增”。據臺灣媒體報道,蔣經國先生1987年作出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的決策,是因為老兵背上寫的“想家”兩字打動了他的心。

  “無情的漆黑,你需要我來陪/別忘了我會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堅強面對……同胞的情誼,哪能被震碎……”這是臺灣藝人12日連夜創作的賑災歌曲。在這樣的旋律裏,平日你來我往中難免的隔膜誤解能化解,災難中情義的力量又一次凸顯!

  同胞、同根、兩岸情……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語現在想來更令我們珍惜又珍惜!(陳曉星 作者為本報主任編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