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南華早報:災區百姓感激解放軍 有他們就有希望

時間:2008-05-26 14:37   來源:新華網

  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23日報道,解放軍戰士翻山越嶺救助四川汶川地震倖存者。媒體上不斷播報士兵英雄抗災的事跡,但是士兵本人卻根本不可能接觸到這些報道。許多在青川參與救災的士兵説,他們看不到報紙、電視,也聽不到廣播。許多被派到偏遠地區搜尋倖存者的士兵把自己的食物和水留給了村民,在無水無糧的情況下長途跋涉回到營地。災區老百姓都被士兵的行為所打動。

  近日,當解放軍的一個班在崇山峻嶺間跋涉逾30公里抵達曲河鄉一個村莊時,一位78歲的老婆婆腿部受重傷卻不願被救援人員抬走以接受治療。

  士兵聽不懂她的方言,另一位村民解釋説:“她説她沒錢治腿。”士兵反覆勸説,讓這位老人相信她不用為運送和治療支付費用。他們沿著來時的崎嶇山路把老人抬到前進鄉,用救護車把她送到醫院。

  來自濟南軍區的士兵肖成剛(音)説:“中國老百姓誠實守法。他們很窮,但很誠實。”

  隨著在較大城鎮的搜救工作接近尾聲,士兵被分成突擊隊派到偏遠村莊搜尋倖存者,我們反覆聽到類似的故事。青川的多名軍隊指揮官承認,一些受傷村民不願離開家鄉。

  在紅光鄉協調救災工作的劉璞(音)大校説:“有的村民擔心如果走了,他們的村子會被推平,他們再也沒機會回到這裡。”劉説:“我們不會強行帶走他們。我們的士兵會盡一切努力説服他們,如果他們還是不走,我們只能想盡辦法提供幫助。”

  奔赴曲河鄉和紅光鄉的大部分士兵———這是青川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來自濟南軍區的“猛虎師”,他們是近年多次執行救災任務的老兵。

  最讓他們難忘的是1998年的那次救災經歷,當時他們被派往東北的嫩江抗洪。士兵接到命令跳入數百米寬的河中連成人墻以防止大壩潰堤。

  儘管那次任務更危險,但軍官姜洪濤(音)説,在青川的救援任務給人的衝擊更大。他説:“在嫩江的洪水中我們隨時可能喪生,但我們面對的僅僅是自己的生命和洪水。可是在青川我們看到斷壁殘垣下的遇難者,能做的卻十分有限。”

  他説這場經歷肯定能讓手下的士兵成長———他們大多出生在1980年以後。他説:“在抬著擔架和病患的情況下,他們在山路上走得很快。遵守紀律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出於他們內心的情感。”

  許多被派到偏遠地區搜尋倖存者的士兵把自己的食物和水留給了村民,在無水無糧的情況下長途跋涉回到營地。老百姓都被士兵的行為所打動。

  媒體上不斷播報士兵英雄救災抗災的故事,但是士兵本人卻根本不可能接觸到這些報道。許多在青川參與救災的士兵説,他們看不到報紙、電視,也聽不到廣播。

  劉大校説,士兵不知道救災的進展情況這並不奇怪。他説:“即便作為指揮者,我也只知道所在鄉鎮的情況。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執行任務。”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