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傑青”代表臺北座談 盼建定期交流機制

2008年01月24日 08:3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臺北一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孫自法 陳立宇)“兩岸‘傑青’間的持續交流很重要,應該建立一個定期互訪機制”、“傑出青年是兩岸青年人的代表,要走在兩岸交流的前沿”……臺灣青商總會、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二十三日下午在臺北聯合舉行“兩岸十大傑出青年菁英對談”活動,兩岸“傑青”代表就相互間如何進一步交流展開熱烈探討。

  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會長施振榮主持座談會,他説,兩岸“傑青”的聯誼與交流,找到對兩岸發展有意義的議題很重要,這既能有針對性地分享對方的想法與經驗,又可利用比較現實和具體的議題來吸引兩岸更多“傑青”參與其中。

  臺灣“中央警察大學”謝立功教授提出,兩岸“傑青”間長久、持續的交流非常重要,首先應該排除萬難,建立一個定期的互訪機制,至少是每年大陸“傑青”代表團來臺一次,臺灣“傑青”代表團赴大陸一次,為兩岸交流與合作做出實質性貢獻。

  大陸“傑青”代表團團長王偉斌對謝教授的看法深表贊同,他希望通過兩岸“傑青”間的定期交流互訪,推動兩岸同胞往來、經貿往來和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當臺灣知名畫家、臺灣“十傑美術類創作得主巡迴展”策展人許文融先生提出想讓該展覽到大陸展出,卻又為展出場地發愁時,王偉斌馬上打消他的顧慮:“場地由我負責,並且是免費提供”。

  第一次來臺灣的江西藍天學院院長于果説,來臺灣交流沒有語言障礙,生活也很習慣,就像在家裏一樣親切。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水鈞益稱,兩岸媒體交流比較密切,希望通過“傑青”間定期互訪機制,不遺餘力地推動兩岸媒體進行更加密切、更加通暢的交流與合作。

  臺灣青商總會會長杜國良表示,揆違五年之後,兩岸“傑青”又迎來這次交流和面對面的座談機會,原計劃邀請大陸二十多位“傑青”來臺,但由於種種因素,最終成行的只有七位,他希望通過共同努力,使兩岸“傑青”今後能更多、更好地交流。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總幹事蔡世寅表示,該會計劃將臺灣“傑青”按類別細分,以發揮各類別專業特長,這將使兩岸“傑青”交流時效果倍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