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尋訪隱匿苗栗山鄉的客家文化印記

2007年12月23日 13:5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臺北12月22日電(記者陳鍵興 趙新兵)後龍溪畔,一片被山丘包夾著的綠野田園恬淡靜謐。沿著阡陌鄉道穿過幾個小村子,不經意間會發現一兩座傳統的客家民居散落著,或挨著新式的樓房,或孤零零地藏在稻田的一角。

  苗栗縣是臺灣客家人主要的居住地區之一,全縣人口中60%以上是客家人。據了解,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廣東、福建一帶的客家人大量移民臺灣,其中一部分就是從後龍溪登岸,而後散居在苗栗縣內陸靠山一線,包括了記者造訪的公館鄉。

  在公館鄉公所,農業課長謝富源接待了記者。當記者説明想實地了解當地客家文化保存情況的來意時,這位土生土長的苗栗客家人笑著説:“沒什麼保存啦,現在都變了。”雖然這麼説,他還是放下工作,帶著我們深入到田間地頭,去尋找那些碎片般隱匿在山鄉間的客家文化印記。

  早前聽説,臺灣的客家聚落大都有一個廟宇作為信仰中心,並以此凝聚整個社群。距離鄉公所不遠的“五穀宮”,就是公館地區最具規模的信仰中心。這是一座高大恢弘的中式傳統廟宇建築,矗立在鬧市中。謝先生告訴記者,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廟宇前幾年在一片爭議聲中被拆掉了,只留下幾幅老照片被影印在宮外墻的瓷磚上供人緬懷。

  出了公館中心區,穿過一片田野,就到了一個叫“石圍墻”的地方。

  “石圍墻”是苗栗平原的最後墾地,其發端要追溯到190年前。當時,於此拓墾的村民就地取材,以巨石築成堅厚的圍墻,將村子建得如堡壘一般。如今,仍可見到一石碑上如是記述:“清嘉慶廿三年,位後龍溪東岸,距縣治十三里,由粵人吳琳芳,為開闢地方分八十股,與各佃開墾時,為防侵襲,築石為墻,圍繞二里護衛,故後稱‘石圍墻’。”

  客家愛國詩人丘逢甲曾有詩描寫苗栗:“田制奇零畝,溪流淺急聲。亂山多近市,新縣未圍城。土瘠遲官稅,民貧長盜萌。眼前無限感,過客此孤徵。”詩中可見當時的苗栗還是相當貧瘠之地,也可想見客家先民來此披荊斬棘、開荒拓墾的辛勞。而今天的石墻村,一片良田沃野,人們安居樂業。“城墻”早已傾頹,只有幾處田埂之下殘存的一些墻垣根基還默默地保留著歷史見證。

  見記者在途中下車拿著相機猛拍一處臺灣客家傳統民居,謝先生説:“我帶你們去一個村子,那裏有一家的房子特別漂亮,保存得也好。”

  這是一處隱沒在山丘之中的三合院,臺灣客家人稱之為“伙房”。主人羅仕通祖籍廣東梅縣,聽説記者從大陸來,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農興奮地説:“前幾年,我回去過,還看到了祖祠呢!”

  羅家不是大戶,這座已有百多年曆史的三合院規模並不算大,但建築細節卻頗為考究,依然鮮活的畫棟雕梁與石刻的楷書楹聯都顯見是早年的做工,古意盎然。聽羅先生説,建房所用木材都是從大陸運來的“福州杉”,在當時可算是上好的。

  按照客家傳統,正廳供奉歷代先祖,是家庭倫理的中心。記者看到,正廳內兩側門上分別寫著“入則孝”和“出則悌”。

  羅先生告訴記者,他的曾祖父那一代有十兄弟,其中兩房由銅鑼鄉遷居到這裡。現在,他和兄弟就住在兩側廂房。

  “孩子們現在都住到都市裏,不定期會回來看看。不過,整個家族要在過年時一起回來就困難了,老房子住不下一百多口子的。”羅先生説。

  羅家沒有將伙房申請古舊建築保護,因為列入保護就不能自行決定房屋的拆建。對於老房子的未來,羅先生淡淡地説:“老房子當然是好,但將來是孩子們的,我想還是讓他們決定吧,我能留給他們的就是這塊地了。”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