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煙塵的堅守——領略寶島臺灣的客家風情

時間:2007-12-22 08: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12月21日電(記者趙新兵 陳鍵興)歲月的滄桑,已抹去美濃河畔一襲藍衫的客家老婦洗衣的身影;歷史的變遷,已使眾多的“伙房屋”變成殘垣斷壁。但在臺灣的山間、平原,一座座“客家莊”仍在頑強地堅守著客家人的鄉願。

  記者近日從南部的高雄、屏東,到中部的嘉義,再到北部的苗栗、新竹、桃園,踏訪了許多傳統的客家人聚落,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在村落、院舍、市井與廟宇之中,領略著充滿魅力的客家風情。

  據史料記載,清朝中葉以後,廣東、福建等地的客家人大規模渡海入臺,依登陸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客家人選擇了不同的墾荒、定居之地。目前主要分佈在寶島的南、中、北、東部4個地區。200多年中,一些客家人和其他族群混居,部分受到閩南人影響而被同化,但大部分人仍以一種與生俱來的執著,在“客家莊”默默地維繫著獨特而純正的客家根脈。

  早年禦敵的石圍墻已經不見,而“客家莊”的佈局與規模卻大多沒有變化,基本以寺廟為中心,向外延伸出街市及民居。客家人傳統的宗教信仰延續至今,在“客家莊”的各類寺廟裏,不僅供奉著早期“護佑先人平安渡臺”的觀音、媽祖,“三山國王”、“伯公”以及“文昌君”、“關公”、“義民爺”等諸神也被廣為供奉。在記者走過的每一個“客家莊”,都會看到寺廟裏香火不斷。重要時節,這裡都要舉辦各種祭祀活動。

  一些新式的水泥鐵皮屋取代了舊居,但仍有一座座客家人稱為“伙房屋”的三合院散落在綠樹掩映之中。許多“伙房屋”的正廳上方,至今仍寫著堂號“潁川堂”、“隴西堂”、“清河堂”等等,這是客家人傳統觀念中最重要的追祖溯源的圖騰,是紀念祖先的來源,更是提醒子孫不忘根本。正廳裏大都供奉著祖先的牌位,是整個家族神聖的祭祀空間。

  在高雄縣美濃鎮,經營客家工藝品的曾先生近年重修了自家的“伙房屋”,正廳上仍保留著家族的堂號“魯國堂”,列祖列宗牌位旁,一副長聯述説著祖輩的經歷和對後世的訓勉:祖籍廣東嘉應州蕉嶺縣克勤克儉書田潤渥續韆鞦;宗支輝人渡寶島徙彌農惟孝惟忠詩禮蘭臺芳百世。曾先生説,雖然一些家人在外地居住,但重要時節仍要趕回美濃,闔家祭祖。

  曾先生説:“在臺的客家人幾乎都能説出自己祖先的淵源,還有許多人近年不斷到大陸去尋根問祖,修祠續譜。”

  “晴耕雨讀”是臺灣客家人至今保留並引以為傲的傳統生活境界。由於遷臺時間晚于閩南人,因此島內客家人大都在他們原本習慣的山坡、谷地、河灘墾荒耕種,現在不少年輕人到城市裏打工,但眾多的客家老人、婦女仍堅守在“客家莊”,種植著享譽島內外的優質稻米和茶葉、大棗、柿子等經濟作物。

  臺灣的“客家莊”大都飄溢著書卷之氣。據臺灣學者介紹,“敬重文明”、“詩書傳家”是歷代客家人相傳的古風。在傳統的“客家莊”,大都建有專供集中焚燒字紙的“惜字亭”,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都會有老人自動到村中收集字紙。

  客家人的重文也體現在民間信仰上,他們特別敬拜造字的倉頡、“主管文明”的文昌帝君、對開啟廣東客家文風居功至偉的文學家韓愈。屏東內埔鄉有一座專門祭祀韓愈的昌黎祠,每到農曆九月初九,善男信女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進行祭拜。

  寶島客家人聚居區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在美濃鎮,一些姓氏房門上“文魁”、“進士”的堂號仍清晰可辨。據介紹,這裡幾十年來曾出過數百位博士、碩士,位居臺灣各鄉鎮之首。

  都市文明不可避免地衝擊到傳統的“客家莊”,客家語言、山歌、服飾等相繼在強勢文化的包圍中式微。不過近些年隨著島內有識之士的呼籲,以及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客家文化的傳承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記者在島內看到,一些年代久遠的客家“伙房屋”得到保護和維修,一些民間傳統文化和工藝製作技法得到挖掘和整理。在旅遊業發展得較好的客家地區如高雄美濃、苗栗公館、新竹北埔和桃園九坑,客家油紙傘、藍衫等工藝品非常熱銷,傳統的客家菜更是吸引了大量遊客。

  臺灣客家人目前有200多萬人。隨著社會的變遷,客家人以及他們的“客家莊”還將面臨不斷的衝擊,但不變的是如同淡水河般永遠流淌的客家血脈。

  “客家精神可以用我們銘記的一副對聯來概括:‘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在屏東從事文化工作的客家人黃先生説:“我們堅守的是對祖先、對中原故土的眷戀和思念,是客家人不畏艱辛、奮發進取的精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