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廣闊的茶市吸引臺商入閩爭栽“搖錢茶”

2007年11月28日 15:2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吃茶人”越來越少,一斤上等的臺灣茶也不過500元人民幣,同比福建安溪茶至少可賣到兩三千元人民幣。大陸廣闊的茶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茶商前來掘金……

  隨著臺灣茶商西進大陸,福建已發展成為臺灣茶商發展茶産業的首選地。目前,已有100多家臺資企業在福建各地開發建設茶葉基地,閩臺兩地逐步形成茶葉市場優勢互補的格局。20日在泉州閉幕的首屆兩岸茶博會上,50個臺灣茶商首次集體入閩,與近400家大陸茶企“碰撞”出大量的商機。

  臺灣茶業界最新的調查顯示,1990年臺灣35歲以下“吃茶人”達78%,目前已降至45%,而茶葉價格偏低,更是茶商憂慮臺灣茶業前景的第二個原因,上等級的臺灣名茶在臺只售相當於人民幣500元一斤的價格,與同一品質檔次的安溪茶每斤兩三千元相比相去甚遠。此外,還有另一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大陸茶葉發展的現狀:茶樹良種普及率只有19%,茶葉平均單産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茶葉深加工産品只佔茶葉成品約3%。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大陸廣闊的市場空間,是臺灣茶商前來開拓茶葉市場的重要因素,而臺灣對茶葉的生産技術、加工機械以及行銷等方面有許多創新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借鑒。

  福建是大陸第一茶葉大省,臺灣茶商西進發展茶産業首選福建。臺企的進入,不僅為福建茶業發展帶來大量資金,而且推動了兩地茶業經濟資源、生産技術與經營管理經驗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形成茶葉市場的優勢互補。

  在泉州舉辦的首屆兩岸茶博會上,50個臺灣茶商首次集體入閩,與近400家大陸茶企“碰撞”出大量的商機。茶博會的簽約項目中,茶業投資和訂貨合同簽約總額達41.19億元,利用外資30351萬美元。其中包括:茶業投資項目109個,總投資額16.39億元,利用臺資(屬外資)9570萬美元;茶葉産業訂貨合同98個,購銷金額9億余元。

  據悉,自1992年以來,已有100多家臺資企業在福建各地建設茶葉基地,開發高標準的茶園5萬多畝。臺灣茶農在安溪已有10多個茶葉基地,他們與安溪茶業早已走向融合,成為一體。由於經營效益好,不少臺企在福建增資擴産,還帶來其他臺胞在觀光茶園、生態茶園、茶文化旅遊、茶葉機械製造等方面開展合作,拓展了臺灣茶葉發展的空間。當前,安溪正在籌劃建設“北部灣鐵觀音茶文化博覽園”,規劃面積達15平方公里,如果這個共同市場落戶這裡,可以説是順風順水,最適宜不過的。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