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滬指今年漲幅“歸零” 兩市市值蒸發近4萬億

2015年08月25日 08:14: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京報記者 金彧

  ■ 焦點

  證金持股79隻浮虧超90億

  8月24日,滬指暴跌8.49%,跌破證金公司七月中上旬入市時點位。之前炙手可熱的證金概念股昨日也幾乎全軍覆沒。根據可供查詢的數據顯示,證金公司投入超500億元持有的79隻股票,截至昨日浮虧超90億。

  7個交易日前浮盈超30億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目前證金公司入股的上市公司數已超過百家,而通過半年報、公告、投資者互動平臺等方式披露證金公司具體持股數目的公司,已達79家。按照各個公司披露的持股時間以及持股數目計算,證金公司購買這些公司股票所投入的金額約為529.3億元。按照8月24日79隻股票的收盤價計算,對比公司披露的持股截止時間,證金公司正承受超過90億元的浮虧。

  而就在7個交易日之前的8月13日,共有66家公司披露了證金公司具體持股數,其中有9成股票實現上漲,證金公司共收穫了超過30億的浮盈。僅僅7個交易日之後,超過7成的持股紛紛跌破證金公司的買入價,證金30億元的浮盈轉眼變成90億元浮虧。

  其中,僅在中國中鐵上,證金公司就浮虧近3億元。7月16日,中國中鐵在公告中披露,截至7月14日,證金公司已持有中國中鐵7.7億股,位列第二大股東。7月14日中國中鐵報收14.88元,到8月24日中國中鐵股價已跌至11.16元,按此計算,證金公司浮虧2.9億元。

  國家隊救市失敗?

  8月14日,證金公司表態今後若干年不會退出,當日證金公司通過協議方式向匯金公司轉讓部分股票。隨後一週,A股在5個交易日內下跌約750點。

  8月19日、20日,多家公司“扎堆”公告證金持股資訊,這些股票多數迎來了飄紅。而8月24日,證金概念股則全線飄綠。市場有分析認為,國家隊救市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宣佈失敗。

  楊德龍分析,即使大盤跌破證金入市時的點位,也不能説證金公司的救市是失敗的。“這一輪救市主要是為了解決流動性危機,當時有很多去杠桿的資金被動平倉導致股市連續跌停。救市資金相當於把跌停板買開,市場出現了一波反彈,救市資金在當時起到了維穩的作用,市場的流動性危機解除,進入一個正常的交易階段。”楊德龍説。

  新京報記者 羅超

  ■ 預測

  救市還有什麼牌?

  6月中旬後的一波大跌引發政府救市“組合拳”,市場在一系列措施下趨於穩定。不過8月24日,A股再現罕見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政府可以通過降準、國家隊資金繼續買入和取消印花稅提振投資者信心。

  6月中旬後,A股一波大跌引發政府出臺多項措施救市,包括以證金公司為主的國家隊進場、券商聯合公告4500點以下自營盤不減持、打開上市公司增持“綠色通道”等,在此背景下,市場趨於穩定。

  不過,市場的穩定狀態並未持續很久,上周A股多個交易日震蕩,8月24日,更是再現罕見大跌。

  楊德龍認為,現在市場想要打破平衡需要外力,大的政策利好、救市資金入場改變趨勢,否則後市將進一步下跌。目前政府可以通過降準、國家隊資金繼續買入和取消印花稅三方面措施提振市場信心。

  “通過央行降息降準,向市場釋放1萬億的流動性可能對市場的信心有一定的提振。”楊德龍説,最近經濟狀況不太好,降準的必要性很強,存款準備金率也比較高,通過降準釋放一定的資金,這個概率比較大。

  中信證券研究部昨日亦表示,降準預期濃厚。儘管央行已經于上周通過逆回購和開展MLF釋放流動性,但是由於經濟下行和資本外流,市場仍然預期央行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如果預期沒有兌現,可能會打擊投資者情緒,如果央行降準則會在總量上改善流動性,預計央行降準可能會在9月中旬前後。新京報記者 李蕾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