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兄妹狗場內吃狗食喝河水續:已被愛心家庭暫時收留

2015年07月28日 08:09: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探因

  養狗收入低老人大部分設備靠自製

  截至昨天,于從球的養狗場裏有50多只狗,既有一百元一隻的土狗,也有上萬元的藏獒。于從球説,他就是靠種狗下崽賺錢,一隻金毛、泰迪這種流行品種的小狗,能賺二三百元。但他的狗都沒有狗證,不被市場認可,因此賣不上好價錢,像藏獒這樣的名貴犬種都沒人相信,根本賣不出去。于從球每個月賣狗的收入僅有2000多元,以南京的物價水準,想要養活兩個孩

  子十分困難。

  于從球的錢全是他幾年前靠幹電焊工積攢的,缺少後續資金,只能省吃儉用,想著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他狗場裏的幾十個狗籠子都是自己買鋼筋條、鐵絲網做的。因為沒有別人幫忙,僅僅為了在狗場週邊拉一圈鐵絲網,于從球就幹了半個月。因此,于從球平時很少有時間照顧兩個孩子。

  由於管理嚴格,養狗的生意在南京其實不如在於從球的老家好做。但是,于從球已經很多年沒有回過家鄉,家裏的老房子已經嚴重開裂,並伴有下沉,成為了危房,無法居住。因此,于從球回鄉養狗的想法無法實現。于從球也不是沒有想過換一個工作。可是小學沒有畢業的他除了養狗以外,再無靠譜的謀生手段。因為年齡太大,他很難再找到電焊工的工作。

  孩子曾經住在麵包車裏。

  孩子母親出走父親無奈將孩子交給爺爺

  于從球的兒子于敏國曾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大概在8年前,于敏國找了一位十七八歲的女孩,並開始同居,兩人一直沒有結婚。6年前,大兒子出生,于敏國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大約4年前,于敏國在杭州開了一家汽車美容店,女兒也出生了。

  然而,汽車美容店開了不到一年,于敏國發生了一次車禍,看病手術花去了十幾萬元。同時,汽車美容店因為缺少資金運轉也倒閉了。于敏國無奈來南京投奔父親,在下關區打工,幫人搬家或搬運建材。

  家境的衰落讓孩子媽媽選擇了出軌。于敏國説,他小學沒畢業,基本不識字。而孩子媽媽識字。他每天晚上看孩子媽媽發短信聊天到一兩點鐘,有時候到超市買東西,也要晚上9、10點鐘才回來。有一次,孩子媽媽再一次晚歸,于敏國尋找發現她和陌生男子親密地在一起,于敏國很生氣,用皮帶將那男子打跑了。此後不久,孩子媽媽以找工作為由出了家門,再也沒有回來。後來,孩子的姥姥家還代為看管過孩子。到了今年年初,孩子的姥姥家也失去了聯繫。

  因為孩子媽媽出走,于敏國也沒有了工作的心思。他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少時1000多元,多則3000多元。他和工友一起租住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隔間內,房間裏有兩張上下鋪的床。于敏國曾經嘗試過自己照顧孩子,但他發現這根本不可能,一是租住的地方根本沒有孩子生活的空間;二是白天帶著孩子根本找不到工作。因此,今年年初,他把孩子送到了父親的養狗場。

  其實,于敏國和父親的關係也並不親近。于從球25歲那年妻子就去世了,留下的兩個孩子都是他一個人拉扯大的,但于從球也僅限于把他們餵養大,兩個孩子都沒有受到什麼系統的教育,和父親的關係也都很冷淡。于從球照顧狗場,兩個兒子誰也沒有説要來幫忙。兄弟二人陸續“成家”後,互相走動得更少。

  不過,把孩子送到父親那裏以後,于敏國會每隔一個月左右去父親的狗場看孩子。每次去,于敏國不是給父親幾百元生活費,就是買一些日用品送去。最近的一次,一個多月以前,于敏國給父親送去了一床新的棉被,並帶著孩子去洗了澡,理了發。而那床新的棉被目前就放在孩子睡覺的麵包車裏。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京華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