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司法體制改革正挺進“深水區” 方向明確步伐更穩

2015年07月27日 08: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上海7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楊金志 毛一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日前在上海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總結借鑒上海等地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經驗,深入推進改革試點,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司法規律的司法體制,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有關人士表示,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的召開和相關會議精神,意味著經過一年多來的試點探索,司法體制改革正在挺進“深水區”,方向越來越明確,步伐越來越堅定。

  【成效與展望之一】優秀人才向一線流動 辦案品質效率提升

  孟建柱在會議上指出,一年來,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早改革、早發展、早受益的共識逐步形成,優秀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的趨勢開始顯現,辦案品質和效率明顯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逐步提高。

  日前,記者在多個試點省市調研了解到,各地普遍以人員分類管理、法官檢察官員額制為“先手棋”,在此基礎上整體推進。在上海、廣東、貴州、吉林等首批試點省市,改革積極推進,各具特色,基本已完成主審法官、主任檢察官的選任,司法責任制逐步建立。很多試點地區和單位的一線法官表示,隨著案件簽發權的下放,審判品質和效率明顯提升。

  【成效與展望之二】堅持員額制不動搖 “好中選優”辦好案

  會議提出,要堅持員額制不動搖,規範遴選程式和標準,確保挑選最優秀人才到一線辦案。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體制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東教授認為,員額制是按司法規律配置司法人力資源、實現法官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重要制度,也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關鍵基礎。而制定規範的遴選程式和標準,才能確保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日前,曾任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的商建剛被地方人大常委會任命為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三級高級法官,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白江被任命為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三級高級檢察官,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主任沈國明表示,從律師、法學家等社會人士中遴選法官檢察官有利於發揮他們的職業優勢和專業特長,提升司法工作的整體水準,也有利於進一步暢通人才交流渠道,引入競爭機制。

  【成效與展望之三】落實司法責任制 實現責權利統一

  會議提出,要堅持法官檢察官權責統一,完善落實司法責任制,真正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當前,在上海、廣東等試點地區,“誰審誰判誰負責”的審判權運作機制和司法責任制已經逐步建立。各試點地區和單位紛紛出臺“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落實干預、過問案件的“全程留痕”制度;規定領導幹部必須在職權範圍內行使管理權、監督權;審委會、檢委會原則上不再討論具體案件的事實問題,集中精力進行經驗總結和類案指導。

  在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多個省市紛紛建立法官、檢察官執法辦案檔案,嚴格執行錯案責任追究,加強對法官、檢察官的監督制約和懲戒追責,健全和落實辦案品質終身負責制。

  【成效與展望之四】主動回應群眾關切 切實提升司法公信

  孟建柱要求,要主動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充分調動廣大司法人員的積極性,推動提高司法品質和效率。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表示,司法體制改革正在讓老百姓感受到真切的變化。眼下,立案登記制等制度的實施,大大方便了群眾,節省了時間,保障了群眾參與訴訟的權利;司法文書上網等司法公開舉措,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成效與展望之五】堅持頂層設計與探索實踐相結合

  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提出,要堅持充分發揮地方改革積極性,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經過一年的試點探索,7個首批試點省、市紛紛進入擴大試點的改革“2.0時代”,第二批、第三批試點省市也正在籌劃或即將開展試點。業內人士認為,首批試點地區的改革方向明、步子穩,“趁熱打鐵”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更多“硬骨頭”問題也正在醞釀突破。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