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四川一對90後情侶疑因男方買不起房跳河殉情(圖)

2015年06月29日 08:19: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跳河殉情?

  或因聘禮被要求分開

  6月28日中午12點左右,網友@眉山大小事通過新浪微博爆料,“有知情人稱,死亡男女可能是由於女方父母要求男方出20萬元聘金,男方經濟條件有限,結果兩人選擇跳河自盡。”

  微博發出後,立即引來網友跟帖。大家在惋惜這對情侶的同時,有網友稱“還真有愛情”。不過,當晚7點,華西都市報記者登錄新浪微博發現,該微博已被刪除。

  28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灘子口。這是一處藏在深丘地帶的小河道。提及這對情侶被發現溺亡灘子口一事,多位村民表示,兩人係殉情而死,原因是女方母親要求男方出高額聘禮。不過,男方家條件有限,根本拿不出來。女方母親見狀,便要求兩人斷絕來往。被發現死亡的前一天,女孩丟給母親一句“永生不見”後,憤然離了家。

  當地村民介紹,灘子口山清水秀,常有情侶會帶著乾糧來這裡遊玩。在岸邊石頭上,寫有多處表白愛情的字樣。如“一直不變”、“永遠在一起”、“我好愛你”、“我好喜歡你”等等。這對情侶被打撈上岸後,村民們分析説,兩人應是從東岸石頭跳下河的。而在東岸的一塊石頭,留有兩處字樣,一處上書“ZZ我好喜歡你”、一處上書“ZZ我愛你”。有村民稱,這兩處字樣,係這對男女中一人留下的。

  “6月22日下午,我們有老鄉就看見過這對年輕人。”在距離灘子口500米的一處村民聚居點,一位村民説,發現他倆的,是幾個前往灘子口扯草藥的人。當時,這對情侶還帶著花生、啤酒等,坐在河邊吃喝著。“那裏常有類似年輕人出沒,所以大家沒有在意。”

  另據多位村民證實,兩人生前係騎著一輛摩托車來到灘子口的。

  男方家長

  兒子買不起房被阻交往

  28日下午,陳某南父親把兒子骨灰帶回了家。因悲劇來得太突然,將骨灰盒擱在屋後臨時搭設的靈堂裏後,父親這才趕緊招呼鄰居幫忙,給兒子做棺材。

  父親説,他見到兒子最後一面,是22日上午。當時,兒子説想吃魚。於是,一家三口便去鳳陵場鎮買魚。抵達場鎮後,兒子與他們分開了,並稱去姐姐乾媽家魚塘釣魚。

  姐姐乾媽證實了這一點。當天中午,陳某南來到她家。釣了一會魚,一條也沒釣起來。“當時,我還和他聊起女朋友的事,他説已經分了,並稱心裏很難受,很憋屈。”

  吃過午飯,姐姐乾媽讓自己兒子陪著陳某南,又準備釣魚。剛喂好窩子,挖來蚯蚓。“他接了一個電話後,便騎著摩托車,匆匆離開了。我問他去幹什麼?他説去接一個人。走之後,他便再也沒有回來。再後來,也就是第二天下午,我便接到了他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的消息……”姐姐乾媽哭著説。

  陳某南父親説,兒子與這位女孩交往,他家是滿心歡喜的。畢竟,兒子已到結婚成家年齡了。6月初,兒子用摩托車,載著女孩和女孩母親,造訪過他們家。其間,女孩母親提出,兩個年輕人要結婚可以,不過,陳某南家要買一套房才行。購買地,仁壽縣城或彰加鎮上都可以。“她要求我家一次性付清。房子我家買,裝修的事,她家來。”陳某南父親説,在縣城或場鎮買房,這筆開銷如要一次性付清,這對於他家來説,簡直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陳某南的母親才大病痊癒。儘管報了賬,但都用於還賬了。後來,見買房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女孩母親便拉起女兒,匆匆離開了陳某南家。“我想到娘倆走路離開,不太好,便讓兒子騎摩托車送一送。不過,兒子當時也在氣頭上,便沒去送。”

  女方母親

  “20萬聘金”純屬謠言

  28日下午5點左右,華西都市報致電女孩母親。從聲音可以聽出,這位母親仍處於悲痛中。

  這位母親説,微博上“20萬聘金”説,完全是謠言,因為她從來沒有向男方家提過。至於婚前買房一事,以及是否阻止兩位年輕來往,這位母親沒有正面回應,只説了一句“女兒現在已經不在了,我什麼都不想説了……”,便挂斷了電話。

  最後短信

  這對情侶提及過“物質”

  陳某南被發現溺水身亡後,家人從警方拿到了遺物之一:生前所使用手機。28日下午,在陳某南家,華西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這部手機。手機短信中,還存有兩人互發的幾條短信,具體時間為6月20日晚8點30分左右,短信中,雙方言辭激烈。女孩在短信中這樣寫道:“你説我沒有付出真心,你又何曾付出真心。”15分鐘後,男孩回復寫道:“現在沒有太多現實的物質,並不代表以後沒什麼,別人的始終是別個的,兩個同甘共苦的才會一起真心到最後……”

  同時,在陳某南的手機相冊裏,還存有大量照片。其中有6月21日前往灘子口戲水的照片。還有于6月22日拍攝的兩張照片,場景同樣是灘子口。不過,圖片中,沒有兩人的合影。

  華西都市報記者梁波 攝影報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華西都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