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德國被曝助美國監聽 多政要面臨辭職壓力(圖)

2015年05月06日 10: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5月6日電 綜合報道,日前德國聯邦情報局被曝光幫助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歐盟國家一事,曾經的美國監控行為“受害者”如今變成“幫手”,德國總默克爾為此陷入尷尬境地,同時受到執政聯盟黨的施壓,要她透露美國當局要求德國監視的對象。

  默克爾:“自由”和“安全”存在衝突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

  眾所週知,德國聯邦情報局與美國方面的合作已經持續多年,但外界如今才清楚知道,他們的監視目標並不僅僅局限于潛在的恐怖威脅。

  德國媒體上週報道,德國聯邦情報局的外泄文件顯示,美國國安局自2008年起就通過德國聯邦情報局的監聽站,探聽歐洲企業的商業活動機密,其中包括部分軍工企業。德國聯邦情報局甚至幫助美國國安局實施間諜活動,監聽歐盟高級官員、以及鄰國法國領導人的通話。

  默克爾4日首次針對這起監聽醜聞公開表態。她表示,德國聯邦情報局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德國人的安全,而政府將竭盡所能確保該機構執行這一任務。

  默克爾説:“在面臨國際恐怖主義危險的情況下,這一執行任務的能力是通過與其他情報機關合作來完成的,其中就包括最首要的機構美國國安局。”

  默克爾指出,“自由”和“安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衝突,而她的工作就是盡力促成兩者的平衡。她也表示其辦公室已準備就緒回應所有的提問。

  多名政要面臨“下臺”壓力

  對此問題,默克爾的執政聯盟夥伴之一社會民主黨加大施壓,要默克爾展開“徹底的調查”,並向議會委員會透露美國國安局要求德國聯邦情報局幫助監視的目標,包括這些目標的手機號和IP地址。德國副總理、社會民主黨領袖加布裏爾説,他曾兩度質問默克爾,德國公司是否也是監視對象,默克爾兩次都予以否認。

  德國有反對派政治人物批評德國聯邦情報局幫助美國展開監視行動,等同於犯下叛國罪。對此説法,德國聯邦情報局局長辛德勒駁斥為“荒謬之至”。他説:“德國聯邦情報局不是美國的工具。”

  德助美監聽醜聞曝光之後,要求辛德勒下臺的呼聲隨之響起。同樣面對辭職壓力的還包括德國內政部長梅澤爾熱,他定於6日出席德國聯邦議會情報委員會聽證會,就監聽一事回答質詢。

  據悉,此前,一份洩露的德國聯邦情報局(BND)的報告顯示,該機構為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了法國和歐盟的一些目標。

  德國聯邦情報局與美國方面的合作已經多年,但現在外界清楚知道的一點是,他們的監視目標並不僅僅局限于潛在的恐怖主義威脅。

  德國聯邦情報局設在巴伐利亞州巴特艾布靈的監視站據報被用來監視法國外交部和總統府以及歐洲委員會和空中客車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當默克爾本人成為美國監視目標時,她曾這樣奉勸美國人:“相互監視非朋友間所為。”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