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傳“中朝貿易生變” 羅先經濟區目前未見異常

2013年12月19日 10:2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朝鮮“二號人物”張成澤被處死一週後,平壤“驚變”激起的震蕩波仍在擴散。一些對平壤暫時沒搞“大清洗”稍舒一口氣的國際媒體,已經把目光投向另一個待解“謎題”:金正恩會跟張成澤“賤賣礦産和羅先地皮”的對象國過不去嗎?日本《産經新聞》稱,此次朝鮮宣佈張成澤的罪狀中否定中朝貿易,讓人感到“朝鮮對中國的敵意”;“俄羅斯之聲”認為,平壤處決張成澤是“打壓中國的杠桿”,逼中國在經濟合作上做更多讓步;有美國學者甚至表示,“雙邊關係趨於惡化已是定局,區別僅在於撕破臉的時間”。不過,18日的國際媒體雖然擔憂張成澤事件成中朝關係的“變數”,但多數更看重穩定兩國關係“常量”:《南德意志報》説,60億美元的中朝貿易額對中國不算什麼,對朝鮮卻是“全部”。昨天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外學者大多認為,金正恩的怒氣主要是發泄給張成澤本人,並非有意阻撓中朝關係。中國專家呂超表示,據他了解,張成澤罪狀中提到的羅先經濟開發區各項合作仍在正常進行。

  中朝經濟面臨“倒退”?

  “朝鮮處決張成澤打亂中國對朝策略。”《華爾街日報》18日以此為題的文章被多家國際媒體轉載。這篇文章稱,北京曾將張成澤視為朝鮮領導層中最為親華和親商的人物,他對中國的長期戰略十分關鍵,這個戰略就是在朝鮮邊境建設基礎設施,並鼓勵通過設在朝鮮的特別經濟區開展跨境貿易和投資。張成澤被處決後,中國鼓勵增進朝中經濟融合的戰略變得不明朗。報道説,朝鮮官方在判決書中指責張成澤“隨意賤賣”煤炭等資源,並授予一個國家在羅先港的50年土地契約。對張成澤的指控沒有特別提到中國,但近年來中資公司一直在投資于朝鮮礦業,一家公司已經在羅先租賃了一個碼頭,另有一家2012年簽訂了一項50年期協議,開發佔地5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

  “俄羅斯之聲”18日題為“處決張成澤是打壓中國的杠桿”的文章稱,目前從朝鮮傳出的資訊充滿矛盾,中國一直是朝鮮的外貿夥伴,同時也是糧食和人道援助主要供應國。很多人難以理解,朝鮮領導層為何以如此激烈的口吻對佔其外貿總額3/4的國家進行指責。專家認為,這可以看成是平壤對和北京現行的合作條件不甚滿意。美國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説,張成澤被中國和韓國安全部門視為觀察朝鮮走向的風向標式人物。他認為,張成澤是北京方面唯一抱有信心的平壤高官,他被處決,令北京的不安情緒明顯上升。

  唱衰中朝經貿關係的聲音18日在韓國國內也有一定市場。《東亞日報》斷言明年中朝貿易“大幅萎縮”。韓國“NEWS Y”電視臺幸災樂禍地説,張成澤事件發生後中朝經濟合作關係很有可能“走向冷卻”,朝鮮阻止本國資源流向中國,從長遠看對韓朝經濟合作是“利好消息”。朝鮮去年出口中國的礦産資源價值為8.5億美元,價格“遠遠”低於國際標準價。中國將朝鮮資源一掃而空後,必然會造成韓朝統一後“財源不足”。報道稱,趁著中朝關係不好,韓國應該儘快插手朝鮮資源和礦産開發項目。

  “金正恩已經將矛頭直接指向中國了,只差沒有公開點名而已。”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18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説,在今年5月,金正恩派遣崔龍海作為他的特使再次訪華,中聯部部長王家瑞在會見時,當面問崔究竟是誰直接向金彙報中朝關係涉及的問題,崔直截了當地回答就是自己。既然半年前金正恩已經不讓張成澤主持朝中關係了,可見金及其左右指責張“出賣”國家利益給中國之舉,絕非“即興之作”。

  美國《彭博商業週刊》稱,張成澤事件後的大清洗看來已開始波及企業界和商界,一些長期和中國打交道的朝鮮聯營公司負責人可能受到波及,這也許會令兩國貿易關係發生倒退,並令中國投資者知難而退,事實上部分在中國工作的朝鮮人應召回國,已引起中國在朝投資圈的恐慌。不過,《華爾街日報》稱,參與對朝貿易的中國商人説,他們尚未聽聞張成澤被處決給任何中資公司帶來了負面影響。但一些商人承認他們有些擔憂,尤其是與羅先有關的指控。在上海上市的中資公司吉林亞泰(集團)公司在羅先工業區有項目。該公司一名人士説,尚未發現在那裏的項目受到任何影響。琿春創力海運物流有限公司在羅先有一個為期10年的碼頭租約。該公司一位人士説,公司似乎未受影響,並且還在繼續從中國東北運煤。韓國國民大學教授蘭科夫對俄新網表示,張成澤事件影響朝俄合資項目,包括建設通往朝鮮羅津港的鐵路。因為在張成澤的罪行中包括決定把羅先經濟區土地租給外國50年。“這指的是俄羅斯,還有中國。如果俄鐵路公司收到平壤官方重審合同的電報,我不會驚訝。”

  《華爾街日報》稱,一些中國專家認為,對張成澤的清洗在很大程度上是朝鮮領導層權力鬥爭的結果,並非意在阻撓中朝經濟關係。吉林大學朝鮮問題專家王生認為,張成澤罪狀中提到的將羅先經濟區內的碼頭租賃給外國50年,只是朝鮮領導層內部在針對開放和改革的步伐問題上出現意見分歧”。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