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港澳僑  >   正文

香港社會關注張曉明談普選 呼籲理性把握機遇

2015年05月05日 08: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新社香港5月4日電(記者 趙建華)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4日在報章撰文《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全文近6000字。張曉明強調,行政長官普選制度源自基本法、具有香港特色、適合香港實際情況,行政長官普選制度合憲、民主、正當、穩健。普選制度沒有國際標準,應放在“一國兩制”制度框架內考量,應樹立對香港特色行政長官普選的制度自信。

  文章刊發後,引起香港社會各界關注。電臺、電視臺紛紛轉載,多家媒體採訪知名人士跟進報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特區政府公佈政改方案後,行政長官梁振英以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問責官員近日不斷到社區、基層宣傳政改方案,6月或者7月政改方案就會在特區立法會表決,政改進入關鍵時刻。此時,長期參與香港事務的張曉明在報章撰文,系統性地總結梳理了中央對香港政改問題的原則立場,解疑釋惑,澄清錯誤觀點,呼籲社會各界理性看待普選問題,把握機遇,推動政改向前走。

  在文章中,張曉明多次談及基本法,並希望香港社會各界樹立一種自信:堅信香港特區的行政長官普選制度不僅是香港歷史上最民主的制度,而且是最適合現階段香港實際情況的制度,是完全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制度,是切實可行的好制度。

  對此,陳勇表示,基本法是香港憲制性法律文件,如果對基本法沒有自信,就難有討論空間。世界各國或地區都有各自的制度演變過程,如果發展得好,就應該有自己的制度自信。選舉委員會的組成是香港社會的縮影,涵蓋各個方面,具有廣泛代表性。按照選舉委員會模式組成普選時的提名委員會,是自然的制度演變。

  陳勇表示,希望反對派尤其是其中的溫和理性者,冷靜思考,為了香港的長遠福祉,放下個人私利,把握機遇,作出理性抉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政改方案遭否決,普選恐將遙遙無期。

  4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範徐麗泰也對傳媒表示,張曉明在文章中重申了中央的有關立場。張曉明已多次發表文章介紹有關普選問題的來龍去脈,很有參考價值,可讓香港市民更加清楚地知道中央對香港政改問題的立場。(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