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之聲  >   正文

藍天立:發揮區域優勢 建立面向東盟的桂臺合作體系

2012年11月06日 11:1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藍天立。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台灣網11月6日南寧消息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坐擁區域優勢的廣西正與臺灣聯袂演繹出一場場合作共贏的好戲。越來越多的臺商到廣西投資辦廠,希望借此進軍東盟市場,分享自貿區“零關稅”帶來的巨大商機。特別是近兩年來,廣西實際利用臺資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臺資已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知名臺企和幾代臺商先後踏上八桂大地投資興業,桂臺交流合作風生水起。

  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台灣網記者專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藍天立。

  記者:近幾年來,廣西對臺工作創立了一些比較好的交流合作模式,産生了良好影響,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藍天立:近幾年,我區對臺工作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主動服務於中央對臺工作大局,圍繞“富民強桂新跨越”這個建設中心,全方位推動桂臺交流合作,開創了桂臺(花蓮)連續3年每年雙向千人互動往來大交流、廣西與臺灣花蓮兩地市縣鄉鎮村裏三級常態往來互動交流、廣西骨幹農民赴臺培訓等省級地方對臺交流新模式,豐富了桂臺交流合作內涵,提高了桂臺交流合作水準,擴大了桂臺交流合作效果。特別是自2009年以來,從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自治區主席馬飚,到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自治區主要領導連續4年率團訪台,舉辦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系列交流活動。廣西成為首個省級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均赴臺開展大型綜合性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活動的省份,掀起了省級地方對臺交流合作熱潮,提升了廣西在臺灣島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記者:廣西具有面向東盟的獨特區位優勢,請您談一談在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中如何用好這些優勢。

  藍天立:一是用好區位優勢。廣西作為大陸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是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橋頭堡,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發展機遇良好。當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已經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穩步落實,兩岸經貿整合和區域合作的和風正盛,為桂臺全面交流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兩岸深化産業合作打開了大門。

  二是用好政策優勢。臺商投資廣西,可充分享受自由貿易區優惠政策,特別是ECFA簽署和兩岸直航開通後,兩岸開放逐步深入推進,將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

  三是用好産業優勢。桂臺依託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平臺,通過參會參展和投資合作,加強兩地製造業、農業、金融、旅遊、紡織服裝、重化工業、精密電子、資訊軟體、創意文化、新能源等産業對接,共同建立面向東盟的桂臺合作體系,共同開拓東盟大市場,提高兩地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共贏發展。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