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籍委員:讓更多臺胞共用和平發展紅利 拉近心理距離

2015年03月07日 16:56:2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籍委員胡有清:“獲得感”和臺灣社會心理有關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胡有清。(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5月7日北京消息  “我覺得受益面和獲得感跟社會心理有關,心理距離是兩岸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需要解決的問題。”5月7日,在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臺籍全國政協委員胡有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涉臺部分指出:我們將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鞏固兩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權益,讓更多民眾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我們期待兩岸同胞不斷增進了解互信,密切骨肉親情,拉近心理距離,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我們堅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基層和青少年的交往,第一次提出了拉近兩岸心理距離的命題,這是在工作對象上和工作指向上提出了未來如何來加強兩岸的交流。心理距離是兩岸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需要解決的問題。”胡有清説。

  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要讓更多的臺灣民眾能夠分享和平發展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3月4日下午在參加政協民革、臺盟、臺聯聯組會時也指出,要繼續加強兩岸同胞交流往來,實施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擴大臺灣基層民眾受益面和獲得感。

  針對現在臺灣有一些聲音説兩岸之間簽的各種協議及大陸的惠臺政策“臺灣民眾得益面較小”的説法,胡有清指出,並非完全這樣,例如旅遊業的受益面就比較寬,大家經常説的例子,由於大陸游客數量龐大,日月潭邊賣茶葉蛋的老太太每天生意紅火。

  胡有清表示,受益面和獲得感跟社會心理有關,兩岸之間由於長期隔閡,相互之間不管是上層還是基層,特別是對大陸不了解的民眾,他們會有這種心理距離。我們一方面要讓更多臺灣基層民眾能共用和平發展紅利,但另一方面,也要讓他們領情。要拉近兩岸心理距離,只能是通過不斷地溝通和交流。(台灣網記者 王怡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