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聲動甲子情牽兩岸 央廣對臺廣播紀念開播60週年

2014年08月15日 00:12: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講話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講話。(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台灣網8月14日北京消息 1954年8月15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正式開播。在一個甲子的風雨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對臺廣播人承前啟後,傾盡心力,始終堅持做臺灣聽眾的知心朋友,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傳遞著堅定而溫暖的聲音。14日,“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60週年座談會”在京隆重舉辦。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葉克冬出席座談會,對對臺廣播開播60週年表示祝賀。他説,60年來,從兩岸對峙年代到和平發展時期,從早期的隔空喊話,到現在的多方言交流、立體傳播,中央臺對臺廣播承擔著“兩岸交流媒體先行”的任務與職責,把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和大陸人民的聲音直接播送入島。對臺灣廣播見證著兩岸關係發展的滄桑巨變,希望對臺廣播戰線的同志以紀念開播60週年為契機,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進一步發揮兩岸同胞密切聯繫、增進了解、融洽感情的高速公路和橋梁紐帶作用,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葉克冬對中央臺對臺廣播提出四點期望:第一,繼續積極傳播“兩岸一家親、同圓中國夢”的理念,共同匯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能量,以誠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動人,不斷拉近兩岸同胞心理的距離;第二,繼續發揚聯繫臺灣基層民眾的優良傳統,不斷強化臺灣鄉親的認同感與交流願望;第三,鞏固已有的聽眾群體,把兩岸政策條文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傳播出來,挖掘新聞當中的故事,挖掘政策背後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聯繫,增強新聞的趣味性和親和力;第四,繼續加快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去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在廣泛接觸島內廣播媒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兩岸節目合作與交流。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王求在致辭中表示,中央臺對臺廣播始終是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最穩定的對臺宣傳媒體,是臺灣同胞了解大陸情況和資訊的主要渠道之一,被臺灣同胞譽為連接臺灣海峽兩岸的心橋。60年一甲子,對臺灣廣播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在幾代對臺廣播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央臺對臺廣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比如,中國大陸第一個主持人形式的廣播節目——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節目,就是對臺廣播部在1981年元旦創辦的。此外,中央臺從2001年5月開始派出記者赴臺灣駐點採訪,此後並開設了由駐臺記者采編製作的《臺北直播室》節目。由對臺廣播部組織的品牌活動“臺灣聽眾聯誼會”,已成功舉辦十五屆,在海峽兩岸産生了廣泛影響。當前,兩岸關係面臨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為對臺廣播工作創造了新條件,我們要抓住機遇,不斷增強對臺廣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老臺播代表陳國雄在會上發言表示,對臺廣播人走過風風雨雨的60年,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輝煌。對臺廣播部是一個永遠朝氣蓬勃、有很強實力並且催人奮進的集體。從這個集體走出去的人,無論走到哪,都把臺播部的精神帶到各地,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他説,希望對臺廣播的新一代將老一輩的奉獻精神傳承下去,在對臺廣播的肥沃土壤中茁壯成長。

  座談會還為對臺廣播開創者頒發了榮譽獎章和紀念證書,為從事對臺廣播工作滿30年者頒發了紀念證書,以此感謝他們為對臺廣播事業奠定的堅實基礎和為兩岸和平統一作出的貢獻。

  老中青三代臺播人在座談會上歡聚一堂,共同祝賀對臺廣播開播60週年。大家一同回顧對臺廣播的歷史,展望未來,傾吐自己的心聲。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聶辰席、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副秘書長趙德全,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等部門負責人以及老臺播代表、聽眾代表等100余人出席座談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趙鐵騎主持會議。(台灣網記者 馬一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