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曉光:"追憶中國遠征軍"為兩岸和平發展發揮正能量

2014年08月13日 23:52: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曉光表示,“追憶中國遠征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正能量。

    國臺辦新聞局長馬曉光13日表示,“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正能量。(台灣網 王文英攝)

  台灣網8月13日北京消息 “追憶中國遠征軍”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今天上午在雲南昆明結束,採訪團團長、國臺辦新聞局局長馬曉光在接受兩岸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採訪,通過兩岸記者的新聞傳播,必將進一步加深兩岸同胞對中國遠征軍歷史的了解,也必然會增加兩岸同胞之間感情上的溝通和交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正能量。他同時也對雲南省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援和兩岸記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

  馬曉光首先表示,此次聯合採訪得到了兩岸有關媒體的大力支援,各位記者在7天6夜的緊張工作中克服各種困難,加班加點認真工作,抓緊時間撰發稿件。記者們沿著遠征軍的足跡,驅車達一千公里,多半時間走在當年抗戰英雄所走過的滇緬公路上。很多記者不僅採訪別人,也成為被採訪對象,出來現身説法,這是過去聯合採訪所沒有過的,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聯合採訪,大家在採訪中都動了情與流了淚。

  馬曉光指出,此次聯合採訪之所以把“中國遠征軍”作為主題,是因為中國遠征軍是全民族抗戰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出國作戰,是八年抗戰中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境外發動的戰略反攻並且取得了完全勝利,這在軍事史上和兩岸歷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這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今天我們緬懷追憶它,對兩岸同胞共同致力於和平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舉例説,誠如剛才90歲遠征軍老兵王惠生送給聯合採訪團的一副對聯——“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八年並肩戰情重如山”,這是老兵的概括,也是老兵的心願。

  馬曉光説,通過這次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成員進一步增加了對雲南的了解。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壯麗的山川,悠久的人文歷史,都給兩岸記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與雲南省有關部門的座談交流,採訪團了解了雲南在對外開放、國際合作乃至於在雲臺合作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這一切將為雲臺兩地進一步的交流,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最後,馬曉光感謝為此次採訪活動做出精心週到安排的雲南省臺辦和有關方面,也感謝付出辛勤勞動的兩岸媒體32位記者。他説,正是因為兩岸記者對這段歷史的傳播,使得兩岸同胞進一步加深了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正是因為兩岸記者的共同參與,使得兩岸同胞之間增加了感情的溝通和交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正能量。

  由國臺辦新聞局、中國記協臺港澳工作部主辦的“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馬曉光擔任採訪團團長、中國記協臺港澳工作部主任楊青任副團長,32名記者來自於11家大陸媒體、10家臺灣媒體、2家港澳媒體,23家媒體囊括了報社、電臺、電視臺、雜誌、網路等各種類型。從7日至13日,兩岸記者採訪團途徑雲南騰衝、龍陵、瑞麗、楚雄、昆明,通過參訪國殤墓園、戰爭遺址、滇西戰役紀念館和多處紀念碑、訪問遠征軍老兵等,重溫了“中國遠征軍”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偉大歷史。(記者 王文英)

 90歲遠征軍老兵王惠生送給兩岸聯合採訪團的對聯

    90歲遠征軍老兵王惠生送給兩岸聯合採訪團的對聯——“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八年並肩戰情重如山”。(台灣網 王文英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