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兩岸記者觀禮山東兩岸交流基地 領略儒家文化精粹

2014年07月12日 10:49:4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孔廟正殿大成殿

  到孔廟祈福遊覽的人群熙熙攘攘,香爐裏的煙霧在空中騰空飛舞。圖中為孔廟正殿大成殿。(台灣網 李帥 攝)

  台灣網7月12日濟南消息 由山東省臺辦主辦,臺灣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UDNTV、聯合報、臺中廣播電臺、真晨報、高雄市港都新聞社及新華社、中新社、台灣網、鳳凰網、魯網共同參與的“兩岸記者海峽兩岸基地巡禮暨孔孟文化行活動“11日在“泉城”濟南正式拉開序幕,兩岸十余名記者對曲阜孔廟以及濟南市府學文廟進行了走訪,用細膩的筆觸和直觀的視覺展現力向兩岸民眾提供了不同側面、不同角度的文化觀旅體驗,伴隨如織遊人的腳步,勾畫兩岸人文精神一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此次觀禮的第一站自東方聖城——曲阜開始。曲阜孔廟初建於西元前478年,是全球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因為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説在封建社會裏一直被奉為正統思想,並曾影響力了朝鮮、日本、越南等許多國家。為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和對儒學的推崇,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孔廟歷經兩千多年的近百次增修擴建,達到南北長1130米、東西最寬處168米,佔地約15萬平方米的現今規模。

  近年來,曲阜孔廟作為每年孔子文化節祭孔大典、臺灣及世界各地孔子後裔祭祀祖先的重要活動場所,成為臺灣同胞走近聖人聖地、感悟儒家思想不可替代的歷史見證。據曲阜市臺辦介紹,曲阜以孔廟為依託,先後舉辦了一系列海峽兩岸文化經貿交流活動。在已經成功舉辦過30屆的“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原稱為“孔子誕辰故里遊”活動)的經驗傳承下,促進文化經貿科技交流合作的品質穩步提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其中,2007年,150多名臺灣文化、教育和企業界知名人士出席“第二屆兩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暨臺商孔子故里行”活動;2008年,世界儒學大會永久落戶曲阜,擴大該市成為海峽兩岸和世界儒家思想研究者察納雅言和共謀發展的重要所在地,使地方的文化品牌、文化名片效應如漣漪一般拓展開來,在海內外贏得了較高知名度。

  悠悠孔廟情,兩岸一家親。孔廟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後,曲阜市緊緊圍繞打造“孔孟緣曲臺情”品牌,充分發揮基地載體作用,通過加大文化學術交流力度和廣度,加強對以曲阜孔廟為核心的儒家文化景區的保護開發力度,有針對性地招引符合曲阜産業發展規劃、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和行業帶動力的臺資企業來曲投資興業,努力讓曲阜市的名字叫得更加響亮、叫得更加自豪。

  記者到達山東後有一點很深刻的感觸,不知道是深厚的文化底蘊襯托著山東的雄山秀水,還是當地的雄山秀水讓文化底蘊更加深入人心。在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會展和科教多元並重的山東省省會、有“泉城”之稱的濟南,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從曲阜驅車經泗水、泰安,兩岸媒體一行來到了位於濟南市大明路214號的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濟南府學文廟。

  據了解,濟南府學文廟是古代濟南的官學機構和祭孔廟宇,整組建築規制如魯、佈局嚴整,是濟南市區現存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2010年曆經5年修繕完工後,形成了以大成殿為中心,七進院落,沿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配列的格局。

  府學文廟近年對兩岸交流活動著墨頗多,舉辦了“齊魯風?兩岸情”中學生文化演戲活動、海峽兩岸青少年論語書法比賽、和諧中華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海峽兩岸孔廟(文廟)研討會、國蘭文化藝術節等多項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取得了“山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海峽兩岸(濟南)傳統文化交流基地”等稱號。文廟管理處主任呂智勇表示,從濟南府學文廟2010年9月28日對遊人開放之後,就非常注重傳統文化活動的策劃和開展,另外,在做傳統文化過程當中,也非常注重與寶島臺灣的雙向文化交流。府學文廟作為最能體現濟南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的標誌之一,將繼續依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海峽兩岸同胞交流提供文化平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推廣、普及和在全球的影響與傳播。(台灣網記者 李帥)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