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紅色之都志丹縣:劉志丹烈士陵園(組圖)

2014年04月08日 09: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劉志丹烈士陵園。(台灣網 秦彬 攝) 

  千百年來,每逢清明,唐代詩人杜牧的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無數次的勾起了人們追思故人而不得的腸斷情愁。今年的清明節剛剛過去便迎來春日的一片花香,幾縷幽瑟,人們在繁華之外的阡陌中體驗著煙雨追憶的沉思……參觀了保安革命舊址紀念館之後,如果您對被譽為中國紅都的志丹縣的革命事跡意猶未盡的話,那就讓我們懷著崇高的敬意,帶著民族的榮辱感,來參觀民族英雄劉志丹烈士陵園。“2014尋根祭祖陜西行”全國網路媒體一行在4月7日下午最後一站來到了劉志丹烈士陵園。

  劉志丹烈士陵園位於志丹縣保安鎮西北炮樓山與瓦窯山之間的高地上,坐北面南,依山傍水,面積3.3萬平方米,整個陵園建築富有民族特色,莊嚴肅穆。園內寬大的紀念亭中央矗立的石碑上刻著毛澤東原話:“我到陜北只和劉志丹同志見過一面,就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的共産黨員。他的英勇犧牲出於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精神,永遠留在黨和人民中間,不會磨滅的。”

  戰火紛飛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劉志丹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為黨為國為民的精神,永遠留在黨和人民中間,不會磨滅!革命精神的代代傳承發展使得整座陵園莊嚴而不生機。紀念亭保存有許多領導人的題詞碑,毛澤東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周恩來題詞:“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劉志丹”;江澤民題詞:“學習劉志丹同志的革命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園內還有造型獨特的地球碑一通,上刻陜甘寧邊區圖示,並鐫刻“陜甘寧邊區的創造者”幾個大字;漫步于陵園之中,心中無限感慨,凝望題詞碑,心中頓時豪情萬丈、慷慨激昂,仿佛與先烈同處拋頭顱灑熱血的年代。

  據資料顯示,1940年,陜甘寧邊區政府和當地政府,為了永遠紀念陜北紅軍和陜北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的劉志丹,在他家鄉修築了這座陵園。1947年,陵園遭到蔣(介石)胡(宗南)頑固派軍隊的破壞。陜北解放後,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撥款重建志丹陵。以後,當地政府又進行過多次修建,使陵園顯得更加莊嚴壯觀。現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穿越大地滄桑四季變化的年輪,忠誠為民、崇高無私的先烈之魂始終縈繞于華夏大地,這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台灣網 秦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