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公告高中歷史新課綱 日本殖民統治成調整重點

2014年02月10日 23: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10日消息 臺灣當局教育部門10日晚間正式核定公告高中語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案。根據公告的版本,歷史科“日本殖民統治”、“中華民國(1912-1945)”時期,增加了大量內容,“二二八事件”、“土地改革”等被提升為重點。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教育部門課程審議委員會1月底通過高中語文、社會領域調整,10日晚間由教育部門負責人蔣偉寧正式核定,並上網公告。

  其中較具爭議的歷史科,根據臺灣教育部門提供的資料,“日本殖民統治”、“中華民國”時期增加了大量內容,採用了“功過並述”的方式。

  報道稱,臺灣過去的歷史課綱對日本統治較為美化,微調課綱後增加殖民當局(1895-1945)對臺灣人民經濟與土地的侵害,多數貿易由日本商社壟斷。臺灣人武裝抗日除原有的後壁林之役、霧社事件等,還增補了羅福星的事跡。

  另外,微調課綱增加了臺灣人民參與革命、創建中華民國的貢獻,以及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中國宣佈對日抗戰後,臺灣雖受日本統治,但仍有李友邦等人赴大陸參與抗戰,微調課綱強化此段史實,而非只敘述皇民化運動、臺灣成為日本南進基地等。

  中華民國時期的內容大量增修,比較爭議的是“接收”改成“光復”,並詳細説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內容。

  二二八事件在課綱中,從原本的“説明”提升至“重點”,要求説明發生的背景、過程、影響。蔣氏父子當局40年代以降推動土地改革、地方自治,以及推動十大建設、科學園區等。

  此次課綱調整,許多歷史人物被加入課綱,除前述羅福星、李友邦外,臺當局前“行政院長”孫運璇也被視為臺灣經濟改革推手,見諸高中歷史課綱。

  對於近代國際關係的轉變,微調課綱多有著墨,包括朝鮮戰爭對臺灣的影響,蔣氏父子當局退出聯合國、與美斷交。兩岸關係的演變如“三不政策”、開放探親、“國統綱領”、“汪辜會談”以及所謂“飛彈危機”直到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等,都加入課綱。(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