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官方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決議 中立描述日本殖民統治

2014年01月27日 21: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27日消息 臺灣當局“教育部”十二年基本教育課程審議會今天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歷史科中立描述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國民政府遷臺後的功過,臺灣史部分調整較多。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教育部”為配合今年8月正式上路的十二年基本教育,進行高中課綱調整,今天下午召開課程審議會,至傍晚以表決通過調整案。

  “教育部”指出,微調後的課綱,因應教科書編寫時程,預計于2015學年度高一新生開始使用。

  “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本次微調重點有3項,包括名詞使用符合“憲法”規定和一致性、內容補正,以及因應社會變遷,調整重要議題。

  至於較具爭議的臺灣史部分,本次課綱調整了許多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內容,包括原本稱呼為“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改為“殖民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

  “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過去歷史課綱被質疑有美化日本殖民統治之嫌,例如沒有説明“大東亞共榮圈”背後的侵略構想,臺灣人民經濟上受壓榨、土地被剝奪等事實,以及貿易為日本商社壟斷等。這次修改採取“中立”描述,對日本殖民統治功過並述。

  其他臺灣史的時期稱呼也有更動,“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清代統治”改為“清廷統治”。

  另外,國民政府遷臺後的作為,也增加中立描述。王作臺舉例,例如描述“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增加反共政策等背後原因;臺灣近代經濟的發展,也增加一些具體説明。

  至於爭議的“中國”一律改成“中國大陸”,林淑真表示,是為了符合“憲法增修條文”的寫法,現行教科書中國史的部分早已稱“中國大陸”,微調案讓教科書更有“一致性”。

  有島內本土社團質疑的程式問題,林淑真表示,此次課綱微調開了6次聯席會議、4次小組會議、2次諮詢會議、3次公聽會,程式“適法”並“完整”。(台灣網 王文英)

 

臺當局“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去日本化”內容(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