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回家過年東北小城的除夕夜

2014年01月31日 15: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綿延數千年以後,春節已不單單是平淡的傳統節日,它和“回家”這個溫暖的詞彙融匯在一起,衍生出新的社會、文化價值。“過年回家”是一整年累積鄉愁的釋放,是被距離疏遠了的親情的回歸,是中國人最美好共同記憶的一次次重現。馬年春節期間,台灣網的記者、編輯,將用文字和圖片與廣大網友一起分享回家過年的親身經歷。溫暖而艱難的春運、團圓溫馨的年夜飯、忙碌而幸福的爸媽、重新集合的小夥伴,讓我們一起品味濃濃的年味。

東北特色的年夜飯。(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1月31日牡丹江消息 以個人經驗來講,東北的除夕大概由三個部分組成:鞭炮,壓歲錢,年夜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已經基本可以和“壓歲錢”這一項永遠告別了,而幸運的是還沒到給壓歲錢的時候。

  放鞭炮是東北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必要節目。孩子們自然是以此為樂,不炸個翻天覆地就不算過年。大人則也要守年俗,取鞭炮的好意頭,除舊歲迎新春。

  近年來,總有聲音為環保而倡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環保主義者總是真理和道義的“真正”捍衛者,站在其對立面則必然被指為謬誤。但我個人認為,為了任何所謂科學的理由去破壞人與人之間情感紐帶,切斷傳統得以繼續傳承的路徑都是非常愚蠢的。

  除夕夜的年夜飯大概是春節裏儀式感最重的環節了,一家人在一個特別的日子裏聚齊,包一樣的餃子,吃一樣的飯菜。

  東北的年夜飯與其他地域基本大同小異,都是拿出家裏最好的吃食,不論人多人少都要湊上10來個菜,擺上滿滿一桌。以前日子還不富裕時,年夜飯有幾個難得的肉菜,加上餃子就已經可以稱得上豐盛。現在日子越來越好,菜品已經不是問題,大魚大肉不在話下,進口的海鮮也能上到尋常百姓的餐桌。

  東北的菜品比不上什麼“四大菜係”,但年夜飯的講究也是頗多。年夜飯要有魚,寓意年年有餘,除夕當天的早飯也要有魚,而且必須是鯉魚,象徵鯉魚跳龍門。

  東北最著名的“酸菜燉粉條”,意外的上不了年夜飯的飯桌。東北人的年夜飯道道講究吉利,酸菜顯然不是個上得了臺面的菜名,沒有什麼好意頭,自然也就被擠兌出了“年夜飯序列”。

  東北的餃子也是頗多特色,餃子餡必須用韭菜,取長長久久之意。除了常規餃子外,還要包十來個元寶形態的餃子,在裏面隨機放上幾枚硬幣,能吃到的人自然是象徵未來一年財富滾滾、好運連連。(台灣網記者 于斯文)

  作者小資料:

  于斯文 台灣網觀點互動部副主編

  性別:男

  離家來京工作時間:3年半

  家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回家總里程:1500公里

  回家交通方式:飛機

  回家過年感言:回家過年 和愛你的人在一起!

東北特色的年夜飯,大餡餃子必不可少。(台灣網 于斯文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