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澎湖縣長王乾發:“外婆的澎湖灣” 兩岸的聯結點

2013年12月06日 17:1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採訪澎湖縣長王乾發。(李建偉 攝)

  台灣網12月6日北京消息 《萬里海疆巡禮》採訪團日前登上澎湖島,採訪了縣長王乾發。王乾發很期待以澎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兩岸的和平發展中能夠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

  澎湖連兩岸 “決戰境外”成笑談

  記者:有那麼一首歌,“外婆的澎湖灣”,八十年代就在大陸廣為傳唱,但是直到20多年後,大陸百姓才能夠登上島看到白浪、沙灘的真容。那麼其實了解歷史的人也知道,澎湖的地理位置在臺灣海峽中,無論歷史還是現在,它在兩岸關係中都有非常獨特的重要作用。您是怎麼看的呢?

  王乾發:事實上澎湖的開發比臺灣還早了將近400年,我們小時候常常聽長一輩的人談到唐山過臺灣,大陸往臺灣走大概都是要經過澎湖。尤其是它的地理位置剛好也在海峽當中,它是一個軍事的必爭之地。我們一直認為,澎湖就是臺灣跟大陸之間的一個中繼點,一個文化的連接點、一個血緣的連接點,我們一直認為有這麼一個歷史的定位和意義。

  記者:那我想澎湖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應該是見證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比如在兩岸緊張的時候,您有什麼印象比較深的感覺嗎?

  王乾發:我就是在地人。談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説,當年兩岸關係比較緊張的時候,大概澎湖就是被看成臺灣本島的一個“境外”,所謂“決戰境外”,在澎湖大概就是一個所謂“決戰點”了。

  記者:這樣澎湖不僅無法發揮兩岸連結點的作用,相反就是隔絕點了。

  王乾發:現在看來這個“決戰境外”就是一個笑談。而我們一直認為應該是兩岸不至於發生這樣一件事情。慶倖的是,現在兩岸的和平發展非常好,我們也感到非常的振奮。我個人擔任澎湖縣長,透過這麼多年的交流,我們深切體會得到,兩岸其實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兩岸是可以透過雙方的你來我往連接感情的。

  記者:這是您自己的切身體會。

  王乾發:對。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其實都是相融的,我常常跟鄉親説,02年我第一次到泉州,當年舉辦宗教直航,我到泉州以後就感覺跟澎湖一樣,其實口音也相同的,所以一直記得,走到泉州,就好像是看到自己的故鄉。那麼五緣相通,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兩岸從08年之後交流更加密切,透過不斷的交流、不斷的來來往往,我覺得兩岸很親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每一次見到我們以前見過的老朋友,就好象故鄉人一樣,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其實澎湖也很期待,在兩岸的和平發展中能夠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

澎湖跨海大橋。(李建偉 攝)

《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潘安邦紀念館。(李建偉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慶娜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