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歷屆最大規模兩岸電商産業交流及合作會議在臺舉行

2013年09月13日 00:2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年兩岸電子商務産業交流及合作會議12日在臺北市舉行大會,圖為兩岸與會嘉賓為大會揭幕合影。(台灣網 楊麗 攝)

  台灣網9月12日臺北消息 繼11日在宜蘭舉行的高峰座談會後,2013年兩岸電子商務産業交流及合作會議12日在臺北市舉行大會,吸引了超過500名兩岸産業界重要人士與會。

  這是兩岸電子商務産業搭橋大會舉辦五屆來,參與人數與辦會規模最大的一屆:大陸方面代表逾120人,臺灣方面超過400人,包括大陸的騰訊、支付寶、導購網站“美麗説”、時尚箱包線上商城“麥包包”,臺灣的PChome、東森易購、GO HAPPY等企業代表,兩岸電子商務企業代表濟濟一堂,熱議服貿協議簽署後即將出現的蓬勃商機。

  近年來兩岸經貿政策利好不斷釋出,特別是今年6月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兩岸電子商務合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機會。根據該協議,臺灣電子商務業者將可在福建省設立合資企業,開展線上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等。這樣的政策對於臺灣業者來説,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非常實惠。

  大陸市場的規模與前景也為臺灣業者所看好。2012年大陸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1.3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網路零售市場,是臺灣市場規模的8倍。如此巨大的商機,加上地理位置相近以及大陸消費者對臺灣商品接受度高等因素,使得大陸正成為臺灣業者最想進入的目標市場。

  與此同時,臺灣市場的高成熟度也讓大陸業者心動。麥包包董事長葉海峰此次來臺與會,也在尋找與臺灣業者進行合作。他認為,兩岸電商業者之間是競合關係,服貿協議的簽署將原有制約雙方業者合作的障礙掃除,有助於大家共同把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於兩岸的網路購物消費者。

  交流中,兩岸業者分享了一些跨境電商的成功案例,也有在兩岸間流動的專業人才現身説法在彼岸經營電商的心得。同時也有業者指出,由於兩岸之間特殊的歷史因素,經貿領域的“陌生化”還比較嚴重,有待熟悉。

  大樸網創辦人王治全就表示,兩岸間的跨境電商,雖然“兩岸同文同種,卻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認為,隨著當前大好契機展現,臺灣優質商品要通過網路平臺進入大陸市場,最大挑戰在於儘快熟悉大陸市場,因此兩岸業者的交流、合作格外重要。(台灣網記者 楊麗)

兩岸業界人士的綜合討論精彩熱烈。(台灣網 楊麗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