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報:日本投降68週年 中國光復歷史仍未完成

2013年08月15日 09:2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15日消息 68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苦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臺灣《中國時報》刊發時論文章《未完成的投降與未完成的光復》指出,從今天的局面檢視與回顧,卻又處處可見日本的投降與中國的勝利,實是尚未完成的歷史。

  文章摘編如下:

  68年前的8月15日,日帝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至此結束。然從今日的局面去檢視與回顧,又處處可見日本的投降與中國的勝利,實是尚未完成的歷史。

  就雅爾塔國際體系來看,日本投降意謂該國退出近代大國爭霸的歷史舞臺,交出左右東亞秩序的權力,並交出殖民地盤;以直接受害於日帝侵略的中國角度來看,日本投降自是對其帝國主義路徑的深刻反省與徹底糾正,並歸還其侵略中國的所有不當所得。反過來看,中國因參與二戰反侵略勝利而躋身聯合國要角,應當恢復被侵奪的一切主權和領土,並對戰後世界和平與國際秩序發揮更進一步的影響。

  再看歐洲,德國戰敗而能深刻反省與徹底糾正,雖經戰後大國爭霸而導致國家分裂,但終究成為一個統一的正常國家,並擔綱歐洲和平穩定的支柱。德國朝野同心面對歷史錯誤,徹底反省悔罪,如今得道多助,贏得舉世尊敬。

  然而,曾與德國同為“反共軸心”的日本,戰後經美國和軍國主義餘孽改造,成為美日同盟體系下的一個“不正常國家”,至今仍以擾亂東亞為能事,擔綱“羯胡事主終無賴”的演出。

  特別是針對中、韓兩個受害國,戰後日本在歷史、領土、主權等應當深刻反省和徹底悔罪的路徑上,表現與德國有如雲泥。

  反過來看,海峽兩岸、朝鮮半島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或被割據,或被併吞;二戰結束後,美日同盟又繼續制約兩岸與兩韓。南北韓雖分裂,雖屬不同戰略陣營,但兩韓民族記憶和日本印象卻絕無二致。前段時間,韓國在首爾球場上對日本高舉“忘卻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橫幅;但臺灣卻在東京球場邊對日本亮出“恭喜日本”的“中華民國”旗幟,並與日本太陽旗歡喜合照!

  陳水扁當道20年,因國共內戰出現的地方事件居然無限上綱到“國殤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成了“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面對日本鐵蹄,歷經8年,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中國犧牲30000000同胞性命得來的臺灣“光復”成了“終戰”,與日帝“昭和天皇”1945年8月15日的投降文告《大東亞戰爭終戰詔書》遙相呼應;馬當局上臺雖再“光復”,也不過只紀念而不放假。

  一如石原慎太郎坦承的,“戰後日本一直是美國的妾。不要説日本精神,就連國家、民族的自主性都被剝奪了。老實説,日本就是美國的情婦”。以“終戰”呼應“美國的妾”的李登輝、陳水扁及其追隨者又算個什麼?

  日、德對比之下,人們看見一個未完成投降的國家;而中、韓對比之下,人們又看見一個未完成光復的國家。(台灣網 何建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