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兩岸傳承客家文化與語言 增強民族凝聚力

2013年08月14日 08: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前排左一)、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前排左二)出席第6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暨客家文化發展與客家語言保存論壇。(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8月14日贛州消息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8月13日下午,第6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暨客家文化發展與客家語言保存論壇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辦。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秘書長黃肇松等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兩岸客家人士及專家學者近400人參加了論壇。

  在論壇上,兩岸專家學者進行了相關主題演講,主要涉及客家元素(如飲食、服飾、建築、風俗、信仰等)、遷徙經驗與文化認同、客家語言傳承、網際網路與當代客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以及贛臺客家文化發展與客家語言保存等方面,並詳細解答兩岸客家人士的相關提問。

  黃肇松在論壇中表示,贛州客家文化館設“臺灣客家展區”,讓贛州客家人認識臺灣客家人進而了解臺灣,他們亦將在臺灣的客家文化園區以此為榜樣,加強兩地民眾交流。他指出,在贛州,近800萬客家人幾乎都會講客家話,臺灣客家人應該向贛州客家人“取經”學習,在臺灣保存並傳承客家語言。

  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羅勇指出,客家人有很強的尋根意識。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骨肉相連,臺灣地域文化與大陸中原文化同根同源。因此,兩岸客家文化頻繁地接觸和交流,必將進一步密切兩岸關係,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步伐。

  來自臺北客家人戴先生告訴記者,初到贛州便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鄉音鄉情。一句客家語“你好”,讓他感覺特別親切,心裏的陌生感蕩然無存,只知同為客家人。他説,我們兩岸客家人都應該用心去發揚客家文化,用心保存、傳承客家語言。

  饒穎奇表示,贛州是客家人最積聚的地區,為客家文化的發展、客家語言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議在贛州市設立兩岸客家交流基地,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希望贛州與臺灣實現直航,讓臺灣和贛州更密切結合起來。

  最後,許嘉璐發言稱,文化是一個族群認同的隱形標記,是一個民族凝聚的永恒紐帶。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已成為兩岸客家人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研究推動了兩岸交流合作,加深兩岸民眾的感情,在兩岸交流合作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台灣網記者 郜利敏)

  兩岸專家學者在第6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暨客家文化發展與客家語言保存論壇進行了相關主題演講。(台灣網 郜利敏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