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海峽兩岸百位農民兄弟在廈門簽約對接

2013年06月15日 15: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特色鄉村對接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交流會15日上午在廈門舉行。(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台灣網6月15日廈門消息 第五屆海峽論壇活動之一:兩岸特色鄉村對接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交流會15日上午在廈門舉行。來自大陸的農業專家、基層農技幹部、福建農民合作社的代表,與來自臺灣中南部基層的農民、農會、農業産銷組織的代表及在大陸發展的臺灣農民等,共200多人參加了交流會。會上,50家福建農民合作社和臺灣50個農業産銷組織開展對接交流活動,並簽訂對接合作交流協議。

  這次活動是由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農業廳等主辦,福建省9個設區市農業局、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等承辦,臺灣傑出農民協會等參與合作。

  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在致詞時,就兩岸農業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把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點;二是堅持把互惠雙贏作為兩岸農業合作的原則;三是把農民的福祉作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目標。

  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執行長孫明賢在致詞中表示,臺灣方面這次來的多是農業合作組織的作業班長,可以直接談合作,更要通過交流合作密切感情。他説,他曾對到訪台灣的彰州市委書記開玩笑説,在臺灣祖籍彰州的臺灣鄉親,已經超過現在彰州人口的一倍多了(臺灣有800多萬,彰州現在約400多萬),希望通過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兩岸基層農民間的親情。

  會議中,舉行了兩岸農民合作簽約儀式,來自福建的近50個鄉鎮農民合作社代表,與臺灣16個縣市的農業産銷作業班的代表進行了簽訂。福建長泰縣錦信青果專業合作社唐錦江理事長,臺灣苗栗縣大湖鄉果樹産銷班第13班班長范銹龍等,就兩岸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經驗與促進共同發展作了主題演講交流。

  據悉,“兩岸特色鄉村對接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交流會”有四大特色和亮點:一是主題鮮明,突出共同發展;二是面向基層,突出民生議題;三是注重經貿,突出産業合作;四是深化對接,突出活動實效。(台灣網記者 蕪同)

  兩岸特色鄉村對接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交流會15日上午在廈門舉行。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執行長孫明賢在會上致詞。(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兩岸特色鄉村對接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交流會15日上午在廈門舉行。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在會上致詞。(台灣網記者 蕪同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