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港文學選刊》編委會主任楊際嵐談兩岸文學交流

2013年06月09日 13: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港文學選刊》編委會主任楊際嵐 (《兩岸關係》雜誌圖)

  台灣網6月9日消息 《兩岸關係》雜誌2013年第6期刊登了《窗裏窗外——<臺港文學選刊>編委會主任楊際嵐談兩岸文學交流》一文,全文如下:

  記者:《臺港文學選刊》是在什麼背景下創刊的?辦刊宗旨和定位是什麼?

  楊際嵐:《臺港文學選刊》創辦于1984年9月,是改革開放時代大潮的産物。

  從大氣候看,中央提出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戰略構想。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倡導念“山海經”,建設八大基地,包括對臺工作基地。他多次強調“閩臺一家親”,“不論從歷史上講,還是從血緣關係講,都可説是地理相近,語言相通,血緣相親。”當時福建全省上下,充溢著解放思想、勇闖禁區的氛圍,從領導到基層,渴盼在兩岸關係上開創新局面。

  從小環境看,1982年,《福建文學》創設“臺灣文學之窗”,開始系統介紹臺灣不同時期知名作家的小説作品,反響熱烈。在這個基礎上,匯集、梳理和分析省內外讀者的意見,並及時吸納來閩參加學術活動的香港作家的建議,1984年6月醞釀創辦《臺港文學選刊》。福建省文聯領導迅即研究上報,福建省委宣傳部明確給予支援。當年9月,創刊號面世。“天時”、“地利”、“人和”,共同催生了《臺港文學選刊》。

  《臺港文學選刊》是專門介紹臺灣、香港、澳門及海外華文作家作品的文學期刊。1984年7月6日,項南為《臺港文學選刊》撰寫了代發刊詞《窗口和紐帶》,言簡意賅地闡明瞭《臺港文學選刊》的性質、意義和作用。“瞭望臺港社會的文學窗口,聯繫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成為辦刊宗旨。發刊詞如下:

  地處祖國東南的閩、臺、港,可説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也可以説是一個國家,三種社會。

  如何促使不同制度、不同社會的人增進了解,消除隔閡,求同存異,進而融會貫通,和諧默契?文化的交流,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途徑。

  不論是臺灣、香港,還是大陸,人民都是聰明、勤奮的,都淵源於一個古老的文化傳統,都蘊藏著光耀奪目的藝術珍寶,都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自豪。也無論是追溯往事,還是展望未來,我們都能發現,共同的東西遠比差異之點多得多。

  《臺港文學選刊》將成為瞭望臺港社會的文學窗口,聯繫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團結三種社會力量的一種精神象徵。

  我認為,這個選刊是可以擔當起這一任務的。因此,我也相信,這個選刊是會受到炎黃子孫的歡迎和喜愛的。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陳佳慧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