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學者:媒體情緒化報道菲射殺漁民事件需檢討

2013年05月19日 16: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民眾遊行示威,抗議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臺灣漁民及菲政府在這一事件中的處理態度。(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台灣網5月19日消息 針對新聞媒體對於此次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臺漁民事件的報道,臺灣“新聞評議委員會委員”黃肇松表示,媒體在處理該新聞時,不管是新聞標題還是內文,都用了許多情緒性字眼,電視中更出現不雅的髒話,這是必須檢討的。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由臺灣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臺灣“中國廣播公司”以及臺灣“新聞評議委員會”合作制播的《新聞解碼》邀請黃肇松探討媒體對於菲律賓公務船槍殺臺漁民事件的處理方式。

  黃肇松指出,媒體在處理這則新聞時,不管是新聞標題或內文都用了許多情緒性字眼,電視中更出現不雅的髒話,這是必須檢討的。

  他表示,媒體具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這些字眼會引導社會大眾陷入情緒性的反應,完全無助於事實的厘清,“更扯的是,一下子就跳到要打仗,這是不妥當的”。

  不過,黃肇松對於媒體在處理該新聞時予以的充足報道,表示值得肯定。

  黃肇松強調,媒體在這個事件中,應該多報道一些正確的方向,比如此一事件為何對臺灣形成這麼大的影響等等,可以讓民眾多了解事件可能的發展,做出理性而正確的判斷。(台灣網 何建峰)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