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曝臺軍護漁軍演決策內幕:“鴿派”被民意撂倒

2013年05月19日 08: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7年前“滿春億號”遭菲公務船槍擊百餘槍造成一死一傷,懲兇、追償無疾而終;10天前“廣大興28號”遭菲漁政船濫槍掃射導致漁民洪石成死亡,臺當局祭出史上最嚴厲制裁。實際上,日前臺軍與臺當局海巡部門在北緯20度線聯合護漁操演,決策前仍歷經軍方與外事系統為主的“國安體系”相互拉扯,但民意在關鍵時刻否定了“國安外事幫”的溫和路線,促使馬英九下令派艦,讓主戰的軍方前往巴士海峽揚威亮槍。

  臺灣漁民枉死,民間要求軍方護漁聲浪高張;據了解,海軍派艦赴北緯20度線操演,是臺當局“國防部”的主張,但一開始遭“國安會”壓制,包括外事系統的馬英九辦公室秘書長楊進添、“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都認為海軍出動只是對菲談判籌碼之一,不應輕啟。

  “國安外事幫” 力主溫和路線

  據報道,紀德級驅逐艦“馬公艦”在旗津碼頭整備在12日被披露後,臺軍方即遭“國安單位”責難,但派艦護漁是“國防部長”高華柱基於義憤堅持的主張,“副部長”楊念祖隔日“立法院”仍宣佈軍艦16日出航護漁,但也隨即被“國安首長”批評“講太快”,“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雖然公開宣稱護漁,實際海軍操演並非外界所想勢在必行。

  但在15日,“菲律賓駐臺代表”白熙禮返臺談判破局後情況急轉直下。由於菲律賓一再反覆 ,16日輿論一面倒批評當局軟弱,馬英九決定啟動軍艦護漁軍令,“國防部”才于當日邀訪媒體,動員機艦緊急南下,當成演習實施。

  但護漁特遣支隊不管是船隻數量、操演課目,在出發前仍然不斷變化,從原本3艘軍艦、1艘“海巡巡護8號”規模,一度縮減成2軍艦1海巡艦,最後出發前再臨時加入海巡“偉星艦”,維持最初規劃的4艘艦艇規模。

  臺民意護航 軍艦穿越北緯20度線

  據報道,護漁特遣支隊原本計劃航抵北緯20度線北端即可,但“馬公艦”出發航行在旗津港航道時,臨時接獲“國防部長”高華柱電令,要求馬公艦穿越北緯20度的護漁南界。就連海巡部門原本要由“偉星艦”交接的“臺南艦”,也被要求留在20度線外延長執勤時間,直到軍演結束後再去交接。

  臺軍方獲得軍令,關鍵在“外交部長”林永樂陪同白熙禮召開記者會時,過於溫和有禮的姿態引發輿論一片撻伐;在民意激憤下,負責談判的外事團隊成為敗戰投手,原本應該對菲扮演白臉的外事官員,也被迫成了黑臉,進而導致林永樂兩度拒見菲律賓“特使”裴瑞茲。 

  只是,臺軍艦航抵“重疊海域”護漁,事涉敏感,不免要承受包括來自美國的關切。操演時美軍艦“觀察島號”趨近臺軍操演範圍近達8海裏,接近海軍軍艦近2個半小時,以其平面搜索雷達每15分鐘可定位1次,前後至少蒐集臺方達10個定位點,可清楚掌握臺艦艇戰術動作,實很難以“偶遇”來解釋;而操演返航線後,臺當局“國防部”、“外交部”均于17日不約而同強調軍艦護漁有據,不難想像特定國家關切已至,也凸顯“廣大興28號”事件如何解決,涉及的絕非臺灣與菲律賓雙方而已。(台灣網 王文英)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