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園博會臺灣園探秘:科技與文化編織的多層次臺灣

2013年05月08日 08:4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入口矗立著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親題“臺灣園”之名的巨石。 (台灣網 黃艷艷 攝)

從臺灣館頂樓俯瞰園博園景區 (台灣網 黃艷艷 攝)

  台灣網5月8日北京消息  再過11天,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將於北京豐臺永定河畔正式開幕, 5日,園博會開始進入試運作階段。佔地6500平米的臺灣園是本屆園博會一大亮點,目前正緊張而有序地開展後期工程。台灣網記者日前搶先一步探訪,揭開臺灣園的神秘面紗,尋覓一個由科技與文化編織的多層次的臺灣。

  造型設計——兩岸和諧天下太平

  臺灣園就坐落在緊靠園博園南大門、比鄰主題館的一塊綠地中,被修竹包圍。園區入口矗立著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親題“臺灣園”之名的巨石。主題館此次採用橢圓型外結構設計,蘊含海峽兩岸團結、和諧之意;屋頂呈高高低低之勢,寓謙遜接納。從頂層俯瞰,可以欣賞錦繡谷的風光。

  一進入園區,映入記者眼簾的便是園區中央的鏡面池和池中雕塑“浴火鳳凰”。水如平鏡,能倒影成像,池中有小噴泉,池畔設海濱區,供參觀者憩息納涼。

  雕塑“浴火鳳凰”是不銹鋼結構,由臺灣著名藝術家楊奉琛創作。鳳凰頭部位於正中央,尾羽將其周身團團環繞,在其頭部的正上方成火焰形狀,整體呈圓形,以圓來形塑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鳳凰飛來臺灣園,用鐳射展現鳳凰飛來所散發的光芒,是臺灣園最亮麗的風景之一。

  資訊長廊——呈現臺灣風土人情

  “臺灣之美”不可或缺的因素便是綺麗的自然風光,沿著一條蜿蜒的走廊,記者進入臺灣園主展館二樓“資訊長廊”。

  據園博會臺灣園總經理林謙介紹,這條嵌滿凹凸LED屏的走廊,其設計靈感源於臺灣險峻秀美的峽谷,正式開館時參觀者將在LED屏和多媒體影音技術的組合中,體驗到最逼真的臺灣自然風光。

  在“資訊長廊”中,參觀者還將看到臺灣印象館、原韻臺灣原住民文創館、伴手禮文化館等分館,它們全面直觀地展現了臺灣園林、美景、城市、歷史、民俗、特産和旅遊等各方面的特色。參觀者可以看到蘭嶼達悟族拼板舟、“發呆亭”等原住民生活物件,體驗“迎媽祖”、“燒王船”等特色民俗......

  據了解,民眾到時可免費品嘗鳳梨酥、牛軋糖等伴手禮,活動現場將售臺灣直運本土伴手禮及特産。

  高科技種植——展示臺灣精緻農業水準

  位於臺灣印象館與生活館兩展館建築間,有一間玻璃溫室蘭花館,作為一柔性的緩衝帶。蘭花是臺灣精緻農業重點花種,臺灣蘭花品種豐富,有2000多種,以蝴蝶蘭最具代表性。該館以蘭花為主要素材,透過設計師的巧思,展現臺灣傲人的花卉科技,將給觀眾帶來一場美的盛宴。

  此外,“植物工坊”將展示臺灣世界級的農業技術水準,其蔬菜都是採用無土栽培,LED照明生長,可以確保在有限的空間裏培植多樣的蔬菜,且不會受到農藥和害蟲的困擾,健康無污染,是一种經濟型植物栽培技術。據了解,植物工坊裏的萵苣類蔬菜生長三個星期就可食用。

  林謙説,臺灣精緻農業産業發達,兩岸農業合作很早就開始,並在華南、華東和華中地區逐步深化,他希望藉由此次園博會作為契機,探討臺灣精緻農業與華北地區合作的可能性,通過技術攻關克服京臺兩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差異。他表示,這項合作如果成功,將給兩岸農業發展與合作帶來巨大機遇。

  地道美食——烹制舌尖上的臺灣

  臺灣園不僅是臺灣農業與科技文化的展覽平臺,也是臺灣美食的展示舞臺。在臺灣園地下一層的美食廣場裏,遊客就可以吃到由臺灣本土廚師掌勺的地道臺灣小吃。

  原汁原味的臺北五香肉卷、臺灣燒羊排、基隆廟口一口腸、臺灣大腸包小腸、臺灣沙茶魷魚、榴蓮酥、阿里山風味烤肉、臺灣油炸冰淇淋,作為臺灣文化的一個側面,在這裡,遊客將感受到另一種不一樣的臺灣。(台灣網記者 黃艷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