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家扶問題專家蕭琮琦分享兒童保護服務實務經驗

2013年03月25日 07: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24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第三分會上,臺灣“家庭扶助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蕭琮琦就臺灣的兒童保護服務相關問題進行主題發言。(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3月25日上海消息 3月24日,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舉行八場並行分會。臺灣“家庭扶助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蕭琮琦在參加主題為“社會結構與公共服務”的第三分會時,就臺灣的兒童保護服務相關問題進行主題發言。

  蕭琮琦説,近年來有機會來往于兩岸進行相關方面的學術交流,發現大陸相關工作發展得非常迅速。本次發言以“推動兒童保護服務的文化衝擊——臺灣的實務經驗”為主題。

  蕭琮琦介紹了世界兒童保護問題的相關歷史。並指出,當時由於臺灣許多媒體報道兒童受虐事件,讓兒童保護服務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因此臺灣于1987年開始針對相關規定的漏洞努力改善,這也是臺灣兒童保護工作制度化發展的起點。

  “但這一過程遭遇到了很大的文化衝擊”,蕭琮琦説。存于社會中的“法不入家門”、“清官難斷家務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傳統觀念,使得在發生兒童受虐事件時,出現兒童的生存權利與家庭疆界並不平衡的現象。為了更好的保護兒童生存的基本權利,必須要破除這些傳統。

  蕭琮琦介紹了臺灣在兒童保護方面所做的相關工作。在兒童保護的社會教育方面,舉辦“兒童保護研討會”、公佈“兒童虐待十大新聞”、組織“兒童保護委員會”、成立“兒童保護資源中心”、出版“兒童保護專書專欄”、舉辦“兒童保護全民倡導活動”,多管齊下,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中國傳統講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在兒童遭受家庭虐待時卻害怕舉發,針對這一問題,蕭琮琦認為應該活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佑精神,倡導兒童快樂成長的基本人權,讓更多的人認知兒童有健康快樂成長的基本人權。同時動員社區參與,形成守望相助網路,防止兒童受虐現象的發生,並提倡“用愛包圍與你同在”的社區參與模式服務網路。要以“充權”與優勢觀點持續推動兒童保護工作,同時深刻認識到兒童的成長無法等待這一基調。

  蕭琮琦用“盼望每個孩子在笑容中成長”作為結束語,他表示,希望每個兒童能健康長大,我們的未來才會有希望。(台灣網記者 張潔)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