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23日在滬揭曉

2013年03月24日 01: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在23日第五屆中國學論壇開幕式上揭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副主任錢小芊(右一)、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翁鐵慧(左二)為獲獎者代表頒獎。(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3月24日上海消息 以“中國現代化:道路與前景”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23日在上海開幕。開幕式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翁鐵慧揭曉了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該獎項的獲得者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前特命全權駐華大使齊赫文斯基,美國費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和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饒宗頤。

  本屆中國學獎,在首屆基礎上又分立“世界中國學貢獻獎”和“海外華人中國貢獻獎”兩個子項。“海外華人中國學貢獻獎”由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饒宗頤獲得。

  翁鐵慧在頒獎詞仲介紹,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前特命全權駐華大使齊赫文斯基,是當代俄羅斯漢學界的泰斗,在東方學、中國學方面成績不菲,所主編的多卷本的《中國通史》,培育了數代俄羅斯和歐亞國家的中國問題專家。

  美國費正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歷史文化,是成就卓著的中國學家和亞洲研究專家。2011年,歷經10年精心撰寫的歷史型著作《鄧小平時代》出版,這是外國學者研究中國改革時代的鴻篇巨著,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獲得“海外華人中國學貢獻獎”的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饒宗頤,治學廣博、著作頗豐,研究領域涉及十多個門類,特別是在中國學和中國關係史等眾多領域都有開創性貢獻,擴大了中國學的海外影響,為中國學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該獎項評委會認為,三位獲獎者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師,在增進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中外學術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為人和著述,激勵著當代海外中青年中國學家以及中國的人文社科研究者,不斷探究和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雖然三位獲獎人由於身體或工作原因未能來到現場,但都欣然接受獎項,並派代表前來領獎,齊赫文斯基和傅高義向評委會發來了獲獎感言。

  “我們既高興的看到世界中國學研究日漸活躍,同時也衷心希望全球中國學家同心協力向世人呈現一個更真實豐富的中國形象。他們的獲獎是‘中國學研究貢獻獎’發展中又一個里程碑”,翁鐵慧説。(台灣網記者 張潔)

  香港大學饒宗頤藝術館藝術統籌主任鄧偉雄代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饒宗頤領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副主任錢小芊為其頒獎。(台灣網 張潔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