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民革中央:健全公共服務制度 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2013年03月13日 13: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13日北京消息  我國有數量龐大的農民工群體長期在城市就業、生活,但在現有體制下,農民工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無法獲得市民身份,很難真正融入城市。針對這一問題,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從完善財政體制、社保體系以及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健全公共服務制度,推進農業人口的市民化。

  提案建議,首先要改革和完善現有財政體制,將農民工納入屬地公共服務體系。提案認為,我國現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基本是以各地戶籍人口為依據,這讓以流動人口為特徵的農民工群體很難在低保、政策性住房、公立教育等方面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為此,提案建議中央以各地所承載的外來流動人口數量為依據,加大對地方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尤其是財力性轉移支付,鼓勵和支援各地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增加各項民生支出,逐步將農民工納入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其次,完善和整合社會保障體系,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障覆蓋面。提案認為,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面臨著地區分割嚴重、流轉銜接機制不健全、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的碎片化等突出問題,十分不利於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針對這一問題,提案建議,一是要建立健全現有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之間、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之間的轉移銜接機制,實現農民工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關係全接續。二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民工享有社會保障的制度和措施,促進低收入農民工和在城鎮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保障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平等參加失業保險並享受相應待遇。三要建立惠及農民工的社會救助制度,逐步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此外,提案還指出,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在安排公共服務的推進順序時,要結合實際,以改善民生為首要目標,先下手解決農民工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台灣網記者 扶海濤)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