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江宜樺STYLE,不只是“小馬英九”

2013年03月09日 14:1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其實舌戰柯建銘的前一天,江宜樺在宜蘭“二二八”紀念活動上,全程以閩南語發表演説,技驚四座,被形容“根本就是準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的架式”!

  江宜樺,祖籍福建,父親是一九四九年到臺灣,基隆暖暖普通家庭長大,家裏講的是閩南語,有辛苦的成長背景,靠著努力考上建中、念了博士,夫妻都教書,一個兒子是“愛奇兒”,平常在家要和小孩一同分擔洗碗的家務,直到當了“副院長”才因無暇,免去家務負擔。江宜樺的生活就像一般中産階級,甚至還要更辛苦一些。

  學者STYLE 現實驗證理論

  江宜樺踏入政壇,是臺大政治係學長高朗的推薦,擔任臺當局“研考會主委”,負責規劃當局組織改造。

  政治學者出身的江宜樺,深知責任政治的原理、自己權力的來源,不會拘泥于理想,更在乎手段與達成目的可能性。臺當局組改保留了“原民會”、“客委會”、“僑委會”等政治意涵濃厚的二級機關,卻把“原能會”降到三級,就是出自江宜樺之手,也是理想屈就于現實的代表作。

  臺當局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擔任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時曾説,“你們都想不到,和我開會最多的行政團隊成員是江宜樺”,但當時外界完全看不出他的政治爆發力!(台灣網 焦源源)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