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黃孟復:大陸經濟具有潛力 能夠保持更長髮展週期

2012年09月19日 12:2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19日上午9時在南京紫金山莊會議中心紫金廳舉行開幕式。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9月19日消息  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19日上午9時在南京紫金山莊會議中心紫金廳舉行開幕式。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出席開幕式併發表致辭。黃孟復説,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復蘇艱難曲折。中國大陸經濟兩位數的增長時代已經結束,進入中速發展階段。黃孟復認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遲早是要經歷這一階段,7-8%的經濟增長的速度越早一點到來,可能對中國大陸越是有利。他表示有信心,中國大陸經濟能夠在7-8%的增長速度上維持20年,甚至30年,原因在於以下三點:

  第一,大陸有著縱深的戰略腹地,東部、中部和西部發展的階段是不同的,不存在一個感冒就要全體吃藥的狀況,它有一個階梯性的轉移過程,這是中國大陸的經濟的優勢。這個階梯性的轉移的過程,就能為中國大陸贏得經濟結構調整的間歇期。一些小的經濟體出現問題時是全部出現同一個問題。中國大陸東部正在經歷著陣痛,但中部、西部仍然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發展速度,

  另外,與世界各國治理經濟危機所使用的手段相比,中國大陸還有調整經濟結構的餘地,這是一個優勢。美國、歐洲,包括日本,他們的經濟的手段就是資金的刺激,基本已經用到了極致,而我們還留有很大的餘地,我們的負債中還是在安全線之內。所以,我們宏觀調控中所謂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或者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都還有餘地。

  第三,中國大陸還有幾個法寶還沒有用。第一個法寶,就是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的法寶。黃孟復説,中國大陸工業化水準現在處於中等甚至中等偏後的發展狀態,一般的國家的城鎮化率應該在75%左右。但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率只有50%,還有25%的潛力沒有挖掘出來。25%的城鎮化説明中國大陸還有3億多的農民要進城當居民,這是何等的市場和商機?如果把這個市場和商機挖掘出來,經濟的潛力就能夠迸發出來。

  第二個法寶,就是13億人口的大國的消費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這些年來,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是居於首位,最近這些年來,投資對經濟增長又居於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建立以消費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大陸經濟前途無量。

  因此,黃孟復認為,中國大陸經濟具有長期發展的潛力和優勢,只要充分挖掘出來,中國大陸就能夠保持20年,甚至30年的更長的發展的週期。

  黃孟復表示,以上舉措都是建立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化改革的道路上。十八大召開,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資訊,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是正確的,中國不走回頭路,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在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才能得到解決。

  黃孟復以賽車手轉彎來比喻當前中國大陸經濟遇到的轉折。他説,賽車比賽的時候,最考驗賽車手的不是在直道開得多快,而是在轉彎的時候保持多大的速度,如果轉彎的時候保持一定的速度,你就能獲得勝利。中國大陸經濟現在就處在這個時期,經濟在轉彎,但一定要保持7-8%的增長速度,而且必須實現經濟的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黃孟復指出,中國大陸的創新潛力正在迸發後發優勢,現在中國大陸有5000多萬的科技力量,每年都有600多萬大學生加入到科技隊伍當中。現在很多的西方企業都在中國大陸設立研發中心,正因為他們看中了中國大陸的科技人員的比較優勢。現在,中國大陸不僅有這樣強大的人才基礎,也有物質的基礎,大陸研發費用的投入已經接近8000億,且每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現在許多企業更加注重發明專利的申請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黃孟復説,海峽兩岸企業家共商民族復興大業、共論企業合作之道,是非常有意義的。臺灣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實現了第一次的經濟轉型,當世界金融危機到來的時候,兩岸的企業家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困難、共同的問題。他相信,兩岸企業家的合作將能幫助臺灣和大陸經濟華麗轉身。(台灣網記者 黃艷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