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曾培炎出席紫金山峰會 為兩岸經濟提三點建議

2012年09月19日 10: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19日上午9時在南京紫金山莊會議中心紫金廳舉行開幕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9月19日南京消息 2012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於今日上午9時在南京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兩岸的500多位知名企業家和經濟專家匯聚一堂,共同討論兩岸企業合作的機遇與面臨的挑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曾培炎表示,二十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日益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嚴峻複雜,海峽兩岸的經濟都面臨了不少困難。危機往往孕育著改革發展的改革機遇,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對雙方都變得更加重要。兩岸應該攜起手來,深化合作,和衷共濟,共度難關。就此,曾培炎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將兩岸的經濟合作放在更加突出更重要的位置。兩岸同胞是一家,兩岸經濟的合作不僅僅是雙方利益上的各取所需,也是兄弟之間攜手前進、共克時艱的紐帶和保障,更承載著兩岸同胞振興中華民族經濟的共同使命。在全球經濟低迷不振的形勢下,雙方應該將兩岸的經濟合作置於優先地位。對於大陸來説,在互利共贏的大原則下,要盡可能為臺灣經濟走出當前暫時的困難提供必要的幫助,特別是對數以萬計的臺資企業和臺商,要多為他們著想,傾聽他們的呼聲,維護他們的權益,消除他們在大陸發展的後顧之憂。

  第二,要充分發揮企業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的主體作用。目前兩岸已經具備雙向投資的條件,臺灣企業要繼續擴大在大陸的投資。大陸企業也應把臺灣列為重要的投資目的地,興業經營,吸納就業,繁榮兩地的經濟。兩岸的中小型企業數量眾多,對增加經濟活力、促進經濟增長的潛力很大,也是創造就業崗位的主力軍。兩岸要提供方便條件,讓他們參與到經濟合作中來,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此外,還要鼓勵兩岸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加強優勢要素的整合,改善國際産業鏈中的地位,提升産業的附加值,打造民族品牌,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增強中華民族經濟的競爭力。

  第三,將良好的政策環境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成果。在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兩岸應該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進一步營造有利於促進兩岸經濟合作的政策環境,並切實發揮成效。一是要落實好現有的經濟政策,加大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現有的政策執行力度,使已經簽署的18項協議真正成為兩岸之間18條“高速公路”,為人員、貨物、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的流動掃除障礙。二是商簽好ECFA的後續協議,爭取儘早完成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的專項協議,為兩岸經濟合作不斷注入新的動力。三是要推動金融等現代服務企業的合作,儘快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推動兩岸更多的金融企業互相開設機構、開展業務,促進兩岸資訊服務、電子商務外包服務,物流、醫療、管理資訊等現代服務業的合作發展。四是發展好産業合作,在農産品及其加工、新能源、節能照明、資訊通信、文化創意等産業領域提升兩岸的合作水準,拓寬發展空間。五是協調好宏觀經濟政策,除了經濟體之間就宏觀經濟政策進行高層對話,兩岸也可以探討開展適當方式的非官方的高層次的經濟戰略對話,通過經濟形勢和有關政策,探討經濟合作的路徑,促進兩岸在重要經濟問題上協調力和行動。

  曾培炎最後指出,此次峰會的召開為兩岸的經濟企業界之間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他希望與會的各位代表利用好這個平臺,暢所欲言,深入交流,求同存異。紫金山峰會一定能辦成兩岸最權威的、最有影響的企業家盛會,在推動兩岸經濟的合作和兩岸關係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台灣網記者 馬迪)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