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2011年魯臺經貿合作快速發展 全面提升(圖)

2012年02月23日 11: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1年7月14日,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臺灣臺中訪問車王電子公司。(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台灣網2月23日濟南消息 2011年,山東緊緊抓住兩岸關係穩中有進,ECFA有效落實、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深化推進的機遇,以“十二五”規劃為綱領努力推動山東與臺灣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成績,魯臺經貿合作呈現出快速發展、全面提升的新態勢。

  一、魯臺經貿交流層次大幅提升。

  2011年,魯臺交流合作平臺建設翻開新的一頁,7月,姜大明省長率團訪台並成功舉辦“2011台灣山東周暨第十七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活動,是迄今山東在臺舉辦的最大規模魯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了魯臺經貿交流的層次,推動了魯臺經貿大項目的發展,擴大了山東的影響。由此帶動,全年山東赴臺經貿考察形成熱潮,據統計全年共有658批3767人次赴臺考察,分別比2010年增長39%、15%。團組層次明顯提高,在臺期間簽訂了一大批合作項目、意向、協議。

  同時,來魯進行經貿交流、考察的臺商也明顯增多,據統計,全年來魯從事經貿考察的臺胞11.1萬人次,佔來魯臺胞總數的57%。特別是一大批臺灣大企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來魯考察投資環境、洽談投資項目,有ECFA臺灣主談代表梁國新、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總經理趙永全、全國臺企聯會長郭山輝等。

  二、臺商投資數量、品質有大幅提升。

  魯臺大交流、大合作帶來的是臺商投資的持續增長,臺資企業的明顯受益。2011年,山東新批臺資項目181個,合同利用臺資20.8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6.2億美元,合同臺資與2010年同比增長22%,實際利用臺資同比增長38.7%,是近7年來合同、實際利用臺資增幅最高的一年。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計批准臺資項目8230個,實際使用臺資187.6億美元。同時,對台貿易也大幅增長,全年對臺進出口完成41.2億美元,與2010年同比增長25.4%,其中出口16.07億美元,同比增長37.4%,進口25.1億美元,同比增長18.7%。

  從引進臺資品質上看,也有大幅提升,呈現出大項目多、高新技術項目多、服務業項目多的特點。全省合同引進的臺資項目平均合同利用臺資額首次超過1000萬美元,實現質的飛躍。一大批大的、優質的臺資項目簽約、投産;一大批臺資項目增資擴産。全省共80家臺資企業增資5.87億美元,佔實際使用臺資額的36.3%。統一集團在濟陽投資9000萬美元建設食品生産線已開工建設。日月光集團在威海增資5000萬美元,目前總投資額約達2.9億美元;藍天集團在青島、淄博、德州投資的百腦匯等項目已開業或開工建設,在濟南、濰坊、煙臺等市也已佈局發展。國泰金控已在山東開了國泰人壽、國泰産險。

  三、魯臺直航能力大幅提升。

  魯臺間人員、貿易往來的增多,帶動了魯臺直航的發展。山東順勢而為,優化航線,優化服務,不斷提高魯臺直航的運營水準和管理水準。2011年,濰坊港又被列為兩岸海運直航港口,至此,山東現有12個兩岸直航點,其中,3個空中直航口岸,9個海運直航港口。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直航城市往返航班由原來每週22班增加到現在46班,全年運送旅客2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大大方便了魯臺人員往來。海運直航貨物運量也有大幅增長,為一步擴大魯臺經貿交流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四、臺灣園區建設速度和水準大幅提升。

  山東始終將全省臺灣園區作為魯臺經貿合作的主陣地,不斷放大園區的聚集效應和放射能力。2011年,山東新批臺灣工業園1個,全省各類臺灣園區達到42個,引進臺資項目48個,合同利用臺資7億美元,佔全省合同利用臺資額的三分之一,實際利用臺資3.8億美元,佔全省實際利用臺資額的23%。目前,山東各類臺灣園區累計實際利用臺資達31.8億美元。

  煙臺鴻富泰公司在煙臺以“一企一園”形式快速發展的富士康(煙臺)工業園,2011年出口額達99億美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2011年,聯電集團在山東(濟寧)臺灣工業園又增資近5000萬美元,在鄒城投資的20萬千伏變電站項目也將正式並網發電,在聯電集團帶動下,濟寧已經逐漸成為山東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又一高地;2011年,商務部批准山東青島設立海峽兩岸(青島)農産品交易物流中心,這是大陸第五家批准設立的海峽兩岸農産品交易物流中心,也是北方地區的首家,使山東乃至北方地區對臺農産品貿易交流大大提速。

  另外,2011年,棗莊、濟寧兩市成立了臺協會,使山東臺協會數量達到14個,在全國各省市位居第三位。一年來,臺協會主動提供諮詢服務、會員聯誼等有特色的服務,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台灣網山東省臺辦通訊員 鞠新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