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追尋歷史足跡:兩岸青年學子共攀天下第一雄關

2012年02月08日 21:5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青年學子共同攀登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台灣網 王新妍 攝)

    台灣網2月8日北京消息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臺灣夏潮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城際高鐵之旅今日繼續北京的行程。在大陸志願者的陪同下,臺灣青年學生攀登了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

    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來的民伕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為北京西北的門戶。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裡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鬱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對於這些臺灣來的青年學子來説,居庸關是夢寐以求的名勝古跡,很多人還未到達目的地就難掩心中的興奮,渴望早點親眼目睹天下第一雄關的風采。

  2月的北京依然寒風凜冽,但是寒冷的天氣掩蓋不住兩岸青年學子共同爬山的熱情,攀登的路上他們一路歡歌笑語,咔嚓、咔嚓的相機拍照聲響個不停。巍峨的萬里長城上留下了兩岸青年學子美麗的身影,也見證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這必將成為兩年青年心中一份共同的美好回憶。

  長城歸來,臺灣青年學子還參觀了798藝術區,在朝陽劇場觀看了老北京的雜技表演,從超現代的藝術展覽和古老精湛的雜技表演中感受北京的歷史變遷。(記者 王新妍)

不到長城非好漢!臺灣青年和大陸志願者在居庸關好漢碑前合影留念(台灣網 王新妍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新妍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