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紀念汶川地震兩週年:新家園新希望 譜寫重建篇章

2010年05月12日 00:0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因地制宜打造震後特色産業

  在震後恢復重建時,汶川縣政府提出每個城鎮建設根據自身的發展,結合當地資源,挖掘自身優勢,把城鎮建設與培育特色産業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培植小城鎮産業基礎,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産業特色,並通過衍生産業鏈,把特色産業做大、做優、做出名。

  産業重建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途徑。汶川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汶川堅持推動生態産業化、産業企業化、企業集體化,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目前全縣已恢復甜櫻桃、獼猴桃、茶葉、等特色基地五萬畝,扶持發展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7個、種養業專業大戶100余戶,特色農業已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産業。漩口鎮分管農業負責人小張告訴記者,“現在農民的積極性很高,原本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都紛紛回來了。”

  此外,汶川縣還以觀光田園風光、賞民族風情、享村寨客棧、品特色美食為建設內涵,以點帶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

  在災後的兩年中,汶川各村莊依託特色産業而發展興旺,産業圍繞村莊而生機勃勃!

  教育資源重組 設施建設提前20年

  汶川教育局通過進行教育資源重組,讓每個村鎮都有中心校的願望得以實現。原本86所學校被撤併為25所,除具有濃重羌族特色的阿爾村小學被保留外,所有村小被合併到鄉鎮的中心校。

  地震後,學校援建不僅僅是蓋好最好的校舍,用最好的設備,還包括其他軟實力的提升。對口援建組從人才戰略培養出發,推動汶川中小學教育上水準、上臺階。校方負責人紛紛表示,對口援建的學校使當地教育水準提前了20年。

  “我們想要讓農村的孩子也能夠享有城裏孩子的待遇,提高全縣整體的教育品質和水準。”汶川縣委書記青理東説,“現在,各個民族的孩子能夠在一起上課,不僅有效利用了教育資源,也大大促進民族間的和諧相處,雖然上學的路程遠了,但心更近了。”

  這群未來的精英們,肩負著世人的關注和關愛,正快樂地成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斯斯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