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李立新:兩岸交流文化優先 形成"靈魂共識"很重要

2010年03月08日 21:3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8日北京消息 作為全國政協福利保障界別的委員,浙江利時集團董事長李立新的視角相當開闊。足球、農民工、住房、藥品“降價死”、企業轉型升級等等內容,在他的提案列表中都能一一找到,關於兩岸關係和對臺工作,李立新也有自己的看法。
 
  “靈魂共識”就是李立新提出的對臺工作新設想。
 
  兩岸文化同宗同源,李立新一直覺得,文化是聯繫海峽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紐帶,也是讓兩岸同胞形成“靈魂共識”的工作方向。
 
  李立新所在的寧波市,是一個與臺灣有特殊地緣、血緣、親緣關係的大陸沿海城市,是很多臺胞的故鄉,僅臺北的寧波籍臺胞就超過10萬人。近年來,寧波與臺灣間的雙向交流蓬勃發展,截至2007年底,到寧波探親、尋祖、旅遊和參加各類交流活動的臺胞近80萬人次,而寧波開展赴臺交流活動已達643項,參加人員達4107人次;今年春節,寧波往返臺灣的航班一再增加,人員數量暴增,許多臺胞回鄉探親訪友的同時,還將第二代、第三代帶回來認祖歸宗,並涌現了許多寧波籍臺胞的第二代、第三代回家鄉投資和捐款的動人故事。
 
  “在增進兩岸同胞感情的過程當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立新認為,寧波市出現的這一喜人景象,除了該市近年的經濟飛速發展令臺胞感到驚嘆、敬佩和自豪外,更是因為當地政府在建立寧臺兩地的“靈魂共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寧波幫’史料的整理、‘三字經’的挖掘、寧波歷史博物館和甬商博物館的建設、蔣氏故居的維護和修繕等等。而且,每當颱風來襲,都有很多臺灣漁船在寧波石浦港內避風,一年近兩千艘次,接待臺灣漁胞人數佔全國的40%,浙江省的70%。”
 
  李立新強調,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工作,寧波已然成為接觸臺灣同胞、聯絡感情、增進了解的一個重要窗口。在深深吸引廣大臺胞的同時,寧波也在潛移默化中讓臺胞産生認同感、歸屬感和共鳴,實現了“靈魂共識”。
 
  最近幾年,中央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臺措施,目的在於加強與臺灣的聯繫與溝通,增進相互理解。李立新建議,在落實惠臺政策的基礎上,各地特別是民族人文歷史文化豐富的地區,多在“靈魂共識”上因地制宜地做工作,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特別是在媽祖文化、關公文化、姓氏文化、南音、戲劇、旅遊等諸方面加強合作,尋找兩岸文化的共同性,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增加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讓臺灣同胞以擁有中華傳統文化為榮,以成為中國人為榮。”李立新説。(記者 張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