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君子可以和而不同 臺籍委員為兩岸商簽ECFA支招

2010年03月06日 23:0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認為兩岸商簽ECFA是好事情,要儘早辦、儘快辦。(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台灣網3月6日北京消息 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今年將透過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促進互利共贏,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也于日前對媒體表示,大陸對臺灣的讓利可以更為慷慨。臺聯界別委員紀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為兩岸儘快商簽ECFA提出了幾點建議。

  “兩岸合作是雙贏不是零和,ECFA對於臺灣的經濟、就業等方面都會起到相當的拉動作用。好事情就要儘快辦,儘早辦。能早受益的産業、行業先簽協議。”紀斌在採訪伊始就態度鮮明。

  身兼全國臺聯副會長之職,紀斌在工作中經常與臺灣農業企業接觸,他介紹説,目前相當部分臺灣企業對於和大陸進行農業交流很感興趣,且樂見兩岸農業合作的開展。“有一個企業還主動提出將茶葉生産技術轉讓大陸企業,並大範圍推廣。”

  紀斌介紹説,臺灣的農業雖然成本高,但是産品品質和附加值也高,與大陸“平民”的産品並不重疊。儘管産品價格不具優勢,但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是存在的。

 

  “在進入WTO前,也有爭論説到底是機遇還是風險。事實證明,機遇遠大於風險。對於臺灣而言也是這樣,商簽ECFA對於某些産業確實會造成衝擊,難道因為有風險就放棄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嗎?”紀斌認為,某一些比較敏感的産業,靠保護不會有發展。相反,面對競爭反而可能激發産業升級轉型,邁向更大的成功。

 

  “君子和而不同。商簽ECFA的過程中,有些行業暫時不能達成共識,沒有關係。大陸慷慨一點,給一段調試期也是考察期,從實踐中對情況有個客觀認識,自然就知道機遇何在了。”紀斌援引孔子的話提出了建議。

  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邁入了快車道,紀斌也期望臺灣方面珍惜兩岸發展的成果,不要把經濟協議意識形態化,抓住大陸轉變經濟結構的契機,兩岸“一起發展”。(記者 張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