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金門受惠“小三通” 近10年人口劇增4成

2008年07月28日 11: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28日消息 理論上人口會往繁榮之地集中,但統計數據卻顯示,過去10年來,金門人口劇增4成,而臺北市人口持續外流,反映臺北居、大不易的現象。

  據臺灣媒體報道,2000年3月21日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離島建設條例”,開放金馬澎湖地區與大陸進行“小三通”,同時給予離島居民免稅優惠,加之金門福利優厚,從2000年起就吸引大量臺灣本島人潮移入金門,完全扭轉過去多年來金門人口外移的趨勢。據統計,最近10年來金門的人口凈流入比率高達4成,高居全臺各縣市之冠。

  最近10年來,金門總人口從5.1萬多人增加至8.1萬多人。根據臺相關部門數據顯示,拜“小三通”之賜,金門自2000年起人口呈凈流入,最初每年凈流入1600多人,最高時達5800多人,成長3倍多,最近5年平均每年凈流入4100多人,總計10年來人口凈流入近4成。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10月臺灣“央行”開放金馬地區可以兌換人民幣,從這一年開始,金門的人口凈流入大幅成長,是前一年的一倍。

  而長年來為臺灣地區政治、經濟中心的臺北市,最近10年來人口凈流入率為負3.45%,平均每年凈流出9000人,10年來凈流出9萬多人。此現象反映出,臺北居,大不易,民眾寧願遷移到臺北近郊,交通方便且物價較低的鄰近縣市。

  臺北市與臺北縣只有一河之隔,但臺北縣的房價比臺北市低很多,物價也較低,基於交通越來越便利,許多人工作在臺北市,家卻住在鄰近的臺北縣的新店、中和、永和與汐止。也因此,臺北市的人口持續外流,但臺北縣的人口卻逐年成長,過去10年來人口凈流入4.68%。學者認為,臺北縣市應該視為一個大的生活圈。

  臺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分析,人口往大臺北區郊外移動,但這並不表示臺北市的政經地位下滑了。此外,臺北市的平均所得較高,可能有些人移民到島外去,或搬到大陸去,有待進一步調查。(高大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大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