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商回應陳水扁“大赦”:毫無實質意義

2008年02月27日 07:3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27日消息 據臺“中時電子報”報道,針對陳水扁宣稱為鼓勵臺商回臺投資、已經責成行政部門研修法令讓臺商能補辦報備與登記的“大赦”方案,多位大陸臺商聽後反應冷淡,並認為任期不到百日的陳水扁真要展現政策誠意,不如開放“投票包機”,讓大陸臺商能返臺參與選舉。

  據一位要求不具名的臺商表示,臺當局經常高高在上的説要“大赦臺商”,但最該做的事情,就是應隨時檢討不合時宜的法令、調整不符人民利益的政策,然而,“百分之四十投資上限”、“高科技管制”等等限制,各界多年來建議適時放寬,當局聽進去了嗎?這位在北京經商10餘年的臺商説,臺當局的政府部門應已進入“看守期間”,此時高談“大赦”沒有實質意義;過去8年,真正核心的問題在於他們仍死守不合時宜的政策,法令調整速度也不符社會期待,即將卸任再來談“大赦”臺商,毫無政策意義。

  另一位從事高科技産業的張姓臺商則認為,在國際化與全球化佈局的情勢下,大陸市場是不會等待臺灣的,高科技産業,臺商不來,美商、日商、韓商不斷地擠進來,臺當局對高科技産業競爭的無知,讓臺商已喪失競爭力。


  報道指出,兩岸經貿互動往來密切,早超出民進黨當局一廂情願的管控範圍。陳水扁執政8年,六大工商團體、美歐商會等“三通”等了多年,還是等無門,直到“大選”前夕,才又聽到陳水扁聲嘶力竭大喊“能及早做的事就不要等到選後”,真是感慨萬千,只能大嘆陳水扁真的太不懂臺灣工商界的心! (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