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社論:“鬆綁”臺商之前請民進黨先鬆綁自己

2008年02月21日 09:5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21日消息 距離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只有30天,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突然出現大量“鬆綁”、“解套”的訊息。對此,臺灣《聯合報》今天的社論指出,這類所謂“利多”不能視為只是拉攏臺商而已,而是民進黨也想借此類動作,向中間選民傳遞“整體政經路線”亦可能漸趨“改革開放”的訊息;但真相卻是:民進黨根本沒有“大陸政策”,“大陸政策”只是它的選舉籌碼,“鬆綁”臺商之前,民進黨應先“鬆綁”自己。

  社論説,民進黨原先標舉的政治基調是:一、排藍民調,滅殺黨內一切主張改革開放的因子;二、頒布“正常國家決議文”,堅持“及早正名制憲”。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則可以歸結為兩句話:一、煽動臺灣悲情;二、挑激兩岸仇恨。因此,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始終不是為了“改善臺灣的外部因素,解決大陸問題”而存在的,卻完全只是為了“操作臺灣內部的民主內戰”而存在。試問:20餘年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曾否改善臺美關係?又曾否改善兩岸關係?20年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除了煽動統“獨”惡鬥、炒作族群鬥爭的“內部消費”外,何曾解決過什麼“大陸問題”?

  社論指出,目前的兩岸情勢是:隨著經濟消長的趨勢,“大陸問題”越來越嚴峻,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卻越來越倒退,竟然一頭鑽進“法理臺獨”的政治死巷;但是,謝長廷現在卻不再強調“正常國家決議文”,也不再倡議他的“五年正名制憲論”,陳水扁亦不再高呼“中華民國已亡”、“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反而突然端出目不暇給的“特赦臺商”、“兩岸鬆綁”種種“利多政策”。然而,這一切難道與“及早正名制憲”的基調沒有衝突?這一切又難道有助於“及早正名制憲”?

  社論説,事實的真相是:民進黨根本沒有“大陸政策”,“大陸政策”只是它的選舉籌碼。想要鞏固深綠選民時,就高唱“及早正名制憲”;想要哄誘中間選民時,則高呼“特赦臺商”。至於“特赦臺商”是否不利“正名制憲”,“正名制憲”又豈可“特赦臺商”,顛倒錯亂,皆已非民進黨所問!

  社論最後説,民進黨不可再將“大陸政策”當作選舉籌碼,而應從根本處及整體上作一徹底反省。倘若謝長廷仍將“大陸政策”看成只是開兩部包機運輸臺商而已,卻不知應將民進黨拉出“法理臺獨”的政治死巷,以全盤重建“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這就真是見樹不見林了!社論呼籲民進黨“鬆綁”臺商之前應先“鬆綁”自己,廢除“正常國家決議文”,走出“正名制憲”、“法理臺獨”的政治死巷!(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