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陸資赴臺投資房産將鬆綁? 業界稱是否利多待觀察

2007年12月19日 08:0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19日消息 據臺灣無黨籍“立委”林為洲轉述,臺當局“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昨天向他透露,大陸人士赴臺購買不動産限制即將鬆綁,現行大陸人士赴臺購買不動産需要説明資金來源的限制將取消;但有島內業界人士指出,這項利多是否能構成吸引陸資赴臺投資的誘因,還待觀察。

  據臺“中時電子報”報道,林為洲昨天發佈新聞稿指出,他原本要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取消大陸人民赴臺購買不動産需要的許可制,但本會期“修法”來不及,昨天為此拜會“陸委會”討論相關問題。

  
  林為洲拜會陳明通後轉述説,陳明通當場透露,未來將朝向開放大陸人士赴臺購買不動産可向“國銀”貸款,並取消現行大陸人士赴臺購買不動産需要説明資金來源的限制。
 
  島內業界對此認為,應該搭配其他措施,才更能發揮其利多效益。鄉林董事長賴正鎰表示,由於這項利多並未搭配延長大陸客在臺居留時間、開放兩岸“三通”,或大陸客來臺觀光等政策,大陸人士購買自用機會不大,實質效益較為有限,但只要當局願意放寬,將有助於提升島內外投資人對臺灣不動産發展的信心度。

  遠雄建設副總經理蔡宗易也認為,臺當局這項放寬動作,應搭配延長大陸人赴臺居留時間,才能發揮實質效益。至於貸款部分,他認為由於當局不再追查資金來源,因此實際核貸成數可能較低,因此這項利多是否能構成吸引陸資來臺投資的誘因,還待觀察。

  報道指出,由於過去審查時間過於冗長,限制又多,從“地方”到“中央”要蓋上二三十個章,陸資從計劃投資到審核通過再到可以下手購買,耗時往往長達半年左右,這從當局開放以來,19件申請購買案至今只通過3件,可見一斑。島內業者透露,當局這種作業速度,令許多大陸投資人“化明為暗”,通過不同名義赴臺,暗暗投資卡位,主要鎖定地區為臺北巿、臺中巿的黃金地段。

  臺當局“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對此表示,近期的確有幕僚層級的會議討論相關議題,但尚未做成決議。(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